夜色如墨,星辉稀疏。
林渊咬紧牙关,背负着年老的祖母,牵着妹妹林若梅,在山野间跌跌撞撞地奔逃。
身后火光映天,林家大宅化为一片焦土,惨烈的厮杀与哭喊声仿佛仍在耳畔回响。
林渊的心头,满是愤怒与悲恨。
逃亡的路并不容易。
林若梅脚步虚浮,时不时被荆棘划破手臂,却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老太君虽年迈,却神智清晰,时而低声叮嘱林渊:“渊儿,莫要回头,若梅还小,你要护着她。”
林渊听在耳中,只觉责任沉重如山。
三人一路向南,穿过密林,踏过荒草,首至天色微明,才在一片无人问津的山坳停下歇息。
林渊将老太君安顿在林间石块上。
林若梅脱下外衣,替祖母披上,自己则蜷缩在林渊身旁。
林渊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心头的仇恨却如黑夜般浓重。
“哥哥,他们……真的不会再追来了么?”
林若梅怯生生问道。
林渊拍拍她瘦弱的肩膀,语气坚定:“若梅不用怕,有哥哥在,没人能伤你。”
他嘴上这样说,心里却明白,林家被灭门的消息一旦传开,他与家人必然成为余孽,恐怕还会有追兵。
他握紧拳头,指甲几乎陷入掌心。
老太君轻声道:“渊儿,你可记得林家祖训?”
林渊点头:“血脉不绝,家仇必报。”
老太君目光如炬:“林家百年基业毁于一旦,你与若梅是林家最后的血脉。
你若堕落,只会让仇人得意。
你若坚强,将来必可雪耻。”
林渊重重地应了一声。
他受伤的右臂隐隐作痛,却不敢流露出一丝懈怠。
三人就此隐匿于山野。
林渊每日清晨去林间采集野果,打些野兔充饥。
林若梅则在溪边洗衣、汲水,老太君负责在破旧的茅舍里煮饭,照看兄妹。
日子清苦,惶惶不可终日,但林渊从未抱怨。
他把所有的痛苦都埋在心底,将仇恨化为前行的动力。
夜间,林渊常常在星光下默默练剑。
他捡来村民遗弃的破旧木剑,反复挥斩,每一次舞动都仿佛在与心中的仇敌搏杀。
林渊的动作渐渐从生涩变得凌厉,身体也逐渐强健。
每当双手被木剑磨出血泡,林渊便咬牙坚持,首到双臂颤抖无法再举。
林若梅时常在不远处看着哥哥,眼里满是担忧与敬佩。
她知道,林渊是他们唯一的依靠。
每当林渊练剑归来,林若梅便默默为他包扎伤口,用清水洗净血迹,递上一块干硬的饼子。
“哥哥,你为什么这么辛苦?”
她轻声问。
林渊低头看着妹妹:“若梅,林家满门被灭,只有我们活下来。
我要变强,才能保护你,也才能为父母、族人报仇。”
他的目光坚定,宛如寒星。
林若梅听罢,轻轻点头,眼中泪光闪动。
老太君见林渊如此用功,时常传授他林家祖上传下来的武艺。
林渊跟着祖母习练林家剑法,每一个招式都一丝不苟。
老太君虽年老,但讲解剑理时却声音洪亮,目光锐利,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的巅峰。
“渊儿,剑不在于快,而在于稳。
你心中有恨,却不能让恨扰乱了剑意。”
老太君指点道,“复仇之路,最难的是守住本心。”
林渊听在心里,默默体会。
每夜,他都会在冥思中回忆祖母的教导,将剑法与心法合而为一。
他渐渐明白,复仇并非一时之快,而是漫长的磨砺与坚持。
时光如水,转眼己过数月。
林渊的剑法愈发精进,身形敏捷,体力充沛。
他每日在林间奔跑,攀爬岩壁,修炼轻身之术。
林若梅也渐渐学会了照料家务,帮忙采药,成为林渊坚强的后盾。
老太君身体虽日渐衰弱,却始终以顽强意志鼓舞着林家兄妹。
有时,林渊会独自坐在山顶,遥望远方的废墟。
一轮残月高挂,他的心中涌动着家仇国恨。
他暗暗发誓,有朝一日,必将仇敌一一清算,让林家的血脉重新在世间繁盛。
流亡的生活,不仅锻炼了林渊的体魄,更磨砺了他的心志。
苦难让他学会隐忍,仇恨让他学会坚强。
林渊渐渐明白,只有不屈不挠,才能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寻得一线生机。
一天清晨,林渊在林中练剑,忽然听得山道上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他心头一紧,连忙收剑,悄声回到茅舍。
“祖母,若梅,有人来了。”
他低声示警。
三人屏息凝神,只见一队骑兵从山道疾驰而过,脸上满是凶狠。
林渊紧握木剑,随时准备迎敌。
幸好骑兵只是在山间巡逻,并未发现他们的藏身之处。
林渊心头更加警觉。
他明白,仇敌尚未放弃追捕,林家余孽的身份,犹如利剑悬在头顶。
老太君抚慰道:“渊儿,不必慌乱。
你要学会隐忍,才能保全家人。”
林渊点头,心头却越发坚定。
他暗暗发誓,绝不让祖母和妹妹再遭受任何伤害。
流亡之路漫长而艰辛,但林渊没有退缩。
他每日苦练武艺,锻炼心志,将仇恨化为前行的动力。
在黑暗中,他点燃了希望的火种,等待着复仇的时机。
林渊知道,只有将自己锻造成一柄利剑,才能劈开命运的枷锁,斩断血脉中的仇怨。
他的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宛如黎明前的星辰。
林家三人,虽流亡山野,却未曾丧失希望。
林渊的誓言,像一颗种子,深埋于心,终有一日,会在仇敌的血海中开出复仇之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