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昭昭入怀:王爷的掌心谋

第3章 枯兰换雪参

发表时间: 2025-10-21
抱着锦盒走到邀月院门口时,远远就听见凌玥和丫鬟说笑的声音,夹杂着银铃般的笑闹。

院门口的海棠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落在青石板上,衬得这院子像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藏不住半分算计。

我站在月洞门外没进去,让守在门口的小丫鬟通报。

那丫鬟瞥了眼我手里的锦盒,嘴角撇了撇,慢悠悠地晃进去,声音拖得老长:“大小姐,二姑娘送东西来了——”里面的笑闹声戛然而止。

片刻后,凌玥的声音带着几分得意传出来:“让她进来吧。”

我抬脚跨过门槛,只见凌玥正歪在美人靠上,几个丫鬟围着她捶腿扇风,她手里把玩着支金步摇,见我进来,眼皮都没抬:“东西带来了?”

“嗯。”

我把锦盒放在旁边的石桌上,故意没盖严,露出里面枯黄的兰草叶。

凌玥眼角的余光瞥见,脸上的笑瞬间僵住,猛地坐首了:“这是什么?”

“你要的‘补品’啊。”

我故作无辜地眨眨眼,“周嬷嬷说你练舞辛苦,我想着院里这盆兰草养了三年,虽快枯了,但根还活着,炖汤说不定能败败火,比雪参实用多了。”

旁边的丫鬟“噗嗤”笑出声,又赶紧捂住嘴。

凌玥的脸涨得通红,抓起锦盒就要往我身上砸,手扬到半空却又停住——大概是想起这是“沈清辞送的礼”,砸了反倒显得她小气。

“凌昭!”

她咬着牙,声音发颤,“你敢耍我?”

“不敢。”

我垂着眼,语气平淡,“只是觉得,雪参太金贵,我这种‘贱命’用不上,大小姐金枝玉叶,自然该用更好的。

这兰草虽不起眼,但‘枯木逢春’是好兆头,正合你练舞求进步的心思呢。”

这话堵得她没话说。

她确实最近在为下个月的赏花宴练舞,一心想压过沈清辞出风头,“求进步”三个字正戳中她的心思。

僵持间,突然听见院外有人咳嗽一声,是管家妈妈来了。

她是府里的老人,眼睛毒得很,扫了眼石桌上的锦盒,又看了看凌玥气鼓鼓的脸,立刻猜到了七八分。

“二姑娘这是……送来了沈小姐的礼?”

管家妈妈笑眯眯地打圆场,“沈小姐带来的雪参可是稀罕物,大小姐快收好吧,别晒着了。”

说着就要去盖锦盒。

凌玥狠狠瞪了我一眼,没再发作,只从牙缝里挤出句:“放下吧,我知道了。”

我转身要走,却被管家妈妈叫住:“二姑娘等等,老爷让你去书房一趟,说是京里来了位先生,想问问你读书的事。”

我心里一动。

原主虽是庶女,但小时候跟着先生读过几年书,只是后来先生病逝,就再没正经学过。

老爷突然提这事,是何用意?

走出邀月院时,背后传来凌玥压低的骂声,大概是在训斥丫鬟没拦住我。

我没回头,踩着满地花瓣往前走,风卷起花瓣粘在裙摆上,像沾了一身细碎的委屈。

书房在正院东侧,我到的时候,门是虚掩的。

里面传来说话声,一个陌生的男声温和地说:“……凌大人不必过谦,令爱去年那篇《秋江赋》,字句里有灵气,是块读书的料。”

老爷的声音带着笑意:“先生谬赞了,小女顽劣,怕是担不起。”

我敲门进去时,只见书房里坐着个穿青布长衫的中年男子,面容清瘦,眼神温和,手里捏着支毛笔,砚台里的墨还冒着热气。

老爷坐在主位上,脸上难得带着几分郑重。

“父亲。”

我屈膝行礼。

老爷点点头:“这位是国子监的张先生,特意来看看你。

前几日你沈伯父提了句你爱读书,张先生正好来家里做客,想考考你。”

张先生放下笔,笑着打量我:“不必拘谨,我就问问你,前日读的《论语》,最喜欢哪一句?”

我定了定神,想起原主的读书笔记里圈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答:“弟子最喜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张先生眼睛亮了亮:“哦?

为何?”

“因为人总喜欢强塞给别人自己想要的,却不管对方要不要。”

我顿了顿,想起凌玥硬塞给我的“好意”,和王氏看似关心的算计,“就像有人觉得糖甜,便逼着不爱吃糖的人吃,其实是自私。”

老爷的脸色僵了一下,张先生却抚掌笑道:“说得好!

通透!

这道理许多成年人都未必懂,你小小年纪能悟到,难得难得。”

他又问了几个关于诗文的问题,我凭着原主的记忆和自己的理解作答,竟也应付得过去。

临走时,张先生对老爷说:“凌大人,令爱确实有天赋,若能请位先生系统教导,将来未必不能成器。”

老爷送走张先生后,看着我,眼神复杂:“你……这些日子像是变了个人。”

我心里一紧,面上却装傻:“父亲是说我懂事了?

前几日落水时,我好像想通了些事,觉得以前太任性了。”

老爷沉默片刻,叹了口气:“罢了,你若真愿读书,我便托人给你找位先生。

只是府里的事,你少掺和,安安稳稳的就好。”

这话听着像关心,实则是警告——别跟凌玥争,别给我惹麻烦。

我低眉顺眼地应下,心里却冷笑:安稳?

这府里哪有真正的安稳,不争,只会像原主一样,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走出书房时,夕阳正斜斜地照在廊下的铜鹤上,金光闪闪的,像镀了层虚伪的壳。

我摸了摸袖袋里的银簪——那是刚才张先生偷偷塞给我的,说“若有难处,可去国子监找他”。

原来这深宅里,不止有沈清辞那样的旁观者,还有愿意递出援手的人。

回到自己的小院,春桃正蹲在墙角给那盆“枯兰”换土,见我回来,抬头笑道:“姑娘,这兰草根真的没死!

我浇了点水,竟冒出点绿芽呢!”

我走过去一看,果然,枯黄的叶丛里藏着点新绿,像个偷偷探出头的小精灵。

“看来真能枯木逢春。”

我蹲下来,指尖碰了碰那点新绿,“就像有些人,看着快不行了,其实还憋着口气呢。”

春桃没听懂,只跟着笑:“那我们好好养着,说不定能开花呢!”

夕阳落在我们身上,带着点暖烘烘的温度。

我望着那点新绿,突然觉得,这院子里的春天,好像比别处来得晚些,但终究是来了。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