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的生活如同一台精密仪器,在管家的打理下按部就班地运转。
阮听晚适应得很快,或者说,她本就具备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她清晰地界定着自己的活动范围,主卧、相连的小书房、以及一楼的餐厅和客厅,至于顾时屹惯常使用的书房、健身房以及顶楼的露台,她从不轻易涉足。
这是一种无声的宣告,宣告着即使在同一个屋檐下,她也保有自己独立的领域。
她并没有如外界猜测的那般,急于以“顾太太”的身份混迹于名流圈,或是开始挥霍无度的购物。
相反,她过得异常低调和充实。
每天清晨,她会沿着别墅后的私家绿道慢跑,然后回来阅读财经报纸和行业报告,下午则埋首于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前,整理阮家企业过往的资料,分析症结所在,同时密切关注着市场动态和新兴的设计工作室。
她联系了两位大学时期志同道合、能力出众的同学,开始了频繁的线上会议。
她们一个擅长市场运营,一个精通技术实现,加上阮听晚的设计理念和商业嗅觉,一个专注于可持续材料与创新设计的品牌雏形,正在她们的加密频道里悄然孕育。
她们将其暂命名为“新生”。
这一切,她都进行得隐秘而高效,如同平静海面下涌动的暗流。
顾时屹将她的安静和自律看在眼里。
他并未干涉,甚至默许了管家将一间采光良好的客房按照她的要求,临时布置成了她的工作间,里面很快堆满了面料样本、设计草图和一些3D打印的模型。
他偶尔会在深夜回到别墅时,看到工作间门缝下透出的灯光。
有时,他端着水杯路过,会听到里面传来她压低声音、却条理清晰的分析与讨论。
“目标客户群体不能只锁定高端,中端市场的消费升级潜力巨大……供应链是关键,我们必须找到可靠且符合环保标准的合作伙伴……这份融资计划书还需要细化,特别是风险管控部分……”她的声音带着一种专注的、不容置疑的力量,与白日里那个安静得近乎透明的“顾太太”判若两人。
顾时屹会在那扇门外停留片刻,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深沉。
没有人知道,在他书房的加密抽屉里,锁着的不止是商业文件,还有一份关于阮听晚过去六年的详细资料。
从她大学时青涩却充满灵气的设计获奖作品剪报,到她参与组织的校园环保活动报道,甚至还有几张抓拍的照片——她在图书馆窗边凝神思考的侧影,她在毕业典礼上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时自信飞扬的眼神……六年前,一次偶然的校庆活动,他作为受邀嘉宾,在台下看到了那个穿着简单连衣裙,却因为阐述一个关于“人文关怀与商业设计结合”的理念而闪闪发光的女孩。
那惊鸿一瞥,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波澜不惊的内心漾开了涟漪。
此后,关注她,几乎成了他一个隐秘的习惯。
他看着她成长,看着她家道中落,也看着她在困境中依然努力维持的骄傲与韧性。
所以,当阮家危机爆发,她父亲辗转求到他面前时,他提出了那个看似冷酷的“契约婚姻”。
与其说是趁火打劫,不如说是他为自己长达六年的妄念,找到了一个最名正言顺的突破口。
他将她纳入羽翼,给她庇护,也给了自己一个靠近、并最终拥有她的机会。
他知道她此刻的蛰伏是为了什么。
他欣赏这份独立和筹谋,甚至乐于见到她羽翼渐丰。
因为只有这样,当她最终知晓真相时,他们的关系才有可能建立在真正平等的基础上,而非仅仅是施舍与感恩。
这天傍晚,两人难得地同时在餐厅用晚餐。
长长的餐桌,两人分坐两端,气氛安静得只有餐具轻微碰撞的声音。
顾时屹放下刀叉,拿起餐巾擦了擦嘴角,目光落在对面的阮听晚身上。
她正微微蹙眉,似乎还在思考着某个难题,无意识地用叉子拨弄着盘中的沙拉。
“遇到麻烦了?”
他忽然开口,低沉的嗓音在静谧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阮听晚回过神,抬眼看他,有些意外他会主动询问。
她摇了摇头:“没什么,一点工作上的细节问题。”
她说的含糊,并不打算向他求助。
这是她自己的战场。
顾时屹也没有追问,只是淡淡道:“细节决定成败,但有时也需要跳出细节,从更高维度审视全局。”
他语气平稳,带着一种过来人的笃定和引导性,“比如,你纠结于某个设计节点的成本控制,或许可以换个思路,考虑是否能用更具话题性的材料或工艺,来提升产品的整体价值和溢价空间。”
他的话像一道光,瞬间劈开了阮听晚脑中缠绕的乱麻。
她这几天确实卡在了一个关于环保材料成本过高的问题上,一首在试图优化流程、压低成本,却忘了从品牌定位和市场营销的角度去反向思考价值提升的可能性。
她眼中闪过一丝豁然开朗的亮光,但很快又收敛起来,只是点了点头:“谢谢提醒,我会考虑的。”
她依旧保持着距离,不愿过多依赖他的智慧。
顾时屹将她细微的情绪变化尽收眼底,心中并无不悦,反而升起一种奇异的满足感。
他喜欢看她这种灵光一现的聪慧,也喜欢她这份不愿依附的倔强。
“我书房里有一些关于新材料和供应链管理的行业白皮书和前沿案例分析,”他状似随意地补充道,语气自然得像是在谈论天气,“或许对你有帮助。
你需要的话,可以让管家拿给你。”
这不是施舍,而是资源的共享,是“合伙人”之间应有的支持。
他给了她提示,也给了她获取更多知识的途径,但最终是否运用,如何运用,选择权依旧在她自己手中。
这种分寸感拿捏得极好,既展现了年长者的阅历和引导,又充分尊重了她的独立人格。
阮听晚的心弦被轻轻拨动了一下。
她看着他,他坐在主位,姿态从容,灯光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温和的阴影,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平静而深邃。
这一刻,他身上那种“daddy”式的、成熟稳重的掌控感与不着痕迹的关怀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
“好,”她这次没有拒绝,轻声应道,“谢谢。”
晚餐后,阮听晚回到了自己的工作间。
她犹豫了片刻,还是让管家从顾时屹的书房取来了他提到的那几份文件。
翻阅着那些装订精美、内容详实的资料,她心中震撼。
这些并非市面上轻易能获取的普通报告,而是包含了内部数据和深度洞察的珍贵资料。
他竟如此轻易地对她开放了这些?
她想起他晚餐时那句看似随意的提点,想起他深邃难辨的目光……这个男人,心思深沉如海。
他划下冰冷的界限,却又在界限之内,为她悄然打开一扇扇窗。
她必须更加努力,更快地成长。
不仅仅是为了阮家,为了自己的事业,或许,也是为了将来某一天,能够真正看懂他眼底那片深海之下的,真实波澜。
而在书房里,顾时屹通过内部系统,看到了阮听晚调阅文件的记录。
他端起手边的威士忌,走到落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唇角勾起一抹极淡、却真实的笑意。
他的小鸟,正在试着振动翅膀。
而他,很乐意成为那股托举她上升的气流,看着她,最终飞向他期盼己久的高度。
六年等待,棋局己开,他有的耐心,陪她慢慢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