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重回七零,杨老太带飞全家

第5章

发表时间: 2025-10-28

杨秀珍紧了紧脖子上的围巾,穿过纺织厂家属区坑洼的水泥路。三月的风还带着刺骨的寒意,刮得她脸颊生疼。她瞥了一眼腕上的老式手表——六点四十,再晚就赶不上早班了。

"杨师傅,早啊!"纺织厂门口,同车间的王大姐向她招手。

"早。"杨秀珍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自从丈夫去世后,她的笑容就少了许多。

纺织厂的机器轰鸣声像往常一样准时在七点响起。杨秀珍站在自己的岗位上,手指熟练地穿梭于纱线之间。四十八块钱的工资,一分一厘都不能出差错。挡车工的工作枯燥而繁重,一站就是八个小时,但她早已习惯了。

"杨师傅,听说你家建华要相亲了?"午休时,王大姐凑过来,手里捧着铝制饭盒。

杨秀珍点点头,从布袋里拿出两个窝头和一个咸菜疙瘩。"是啊,都二十五了,该成家了。"

"对象是哪家的闺女?"

"还没定呢。"杨秀珍叹了口气,"现在姑娘家眼光都高,要三大件,要房子..."她没说完,但王大姐明白她的担忧。

"你家建华是中专生,又是三级工,条件不差。"王大姐安慰道,"再说,你不是还有存款吗?"

提到存款,杨秀珍下意识想了想。两千块,是丈夫用命换来的部分抚恤金和大儿子部队寄过来的钱,她这些年省吃俭用攒下的全部家当。这些钱,她准备给老二娶媳妇和给姑娘买个工作,不下乡。

下班***响起,杨秀珍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家走。纺织厂家属区三号楼二单元,那间不到四十平米的房子,是她和儿儿女的全部世界。

推开门,屋里飘着饭菜香。罗建华已经下班回来了,正在小厨房里忙活。

"妈,您回来了。"罗建华转过头,脸上沾着面粉。他长得像他父亲,浓眉大眼,只是身材更瘦削些。

"做什么呢?"杨秀珍放下布包,凑过去看。

"试着包了点饺子。"罗建华有些不好意思,"面没和好,皮有点厚。"

杨秀珍心里一暖。自从丈夫去世,这个儿子就变懂事了。三十八块钱的工资,他自己只留五块零用,其余全交给她。

红英,今天还没回来么?正说着,罗红英就开门回家了。

"今天张科长又找我了。"吃饭时,罗建华突然说。

杨秀珍筷子一顿。"什么事?"

"说下周要我跟他去武汉出差,考察新设备。"罗建华语气平淡,但眼里闪着光,"如果表现好,回来可能调我去技术科。"

"这是好事啊!"杨秀珍脸上终于露出笑容。技术科不仅工作轻松,工资还能涨一截。

罗建华低头扒了口饭。"但我出差了,小妹你要听妈的话..."

知道了,你就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老妈的,记得给我带礼物罗红英一脸调皮的说

杨秀珍看了二儿子一眼,"你都二十五了。对了..."她放下筷子,从床底下拖出一个木匣子,"我托王大姐给你物色了几个姑娘,你看看有没有中意的。"

罗建华耳根一下子红了。"妈,不急..."

"怎么不急?"杨秀珍翻开小本子,"第一个是食品厂周淑芬,二十二岁,月工资十八块;第二个是医院护士小李,工资低点,但工作稳定;第三个..."

罗建华听着母亲念叨,思绪却飘到了图书馆遇到的那个姑娘。上周末他去借技术书籍时,碰到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姑娘也在看机械制图的书。他们聊了几句,发现都是中专毕业,都对技术感兴趣。她叫秦晓兰,是机械厂的技术员...

"建华?建华!"杨秀珍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明天晚上,和周会计见面,就在厂文化宫,记住了?"

罗建华张了张嘴,最终只是点了点头。

第二天傍晚,罗建华换上了最好的衣服——一件深蓝色中山装,是父亲留下的。他对着镜子梳了梳头发,又往脸上抹了点雪花膏,这才出门。

厂文化宫门口,周淑芬已经等在那里了。她穿着红色呢子外套,烫着时兴的卷发,手里拎着个崭新的皮革包。

"你好,我是罗建华。"他紧张地伸出手。

周淑芬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才勉强握了握手。"进去吧。"

文化宫正在放电影《火红的年代》,但两人都没心思看。周淑芬单刀直入:"你现在工资多少?"

"三十八块。"罗建华老实回答。

"住房呢?"

"和母亲、妹妹住在家属区,三间房..."

周淑芬皱了皱眉。"有自行车吗?手表?"

"有手表,是父亲留下的。"罗建华下意识摸了摸腕上的老上海表,"自行车有...。"

"听说你大哥在部队?"

"是的,副营级。"

周淑芬眼睛一亮:"那他工资很高吧?能帮衬你们吗?"

罗建华感到一阵不适。

电影散场时,周淑芬已经明确表示:"我觉得我们不合适。你工资太低。我爸妈希望我找个至少五级工以上的。"

罗建华默默送她到公交站,然后一个人走了很长的路回家。夜风吹在脸上,他想起秦晓兰那天说的话:"技术才是真本事,工资级别总会上去的..."她说话时眼睛亮晶晶的,和那些只在乎工资级别的姑娘完全不同。

回到家,杨秀珍急切地迎上来:"怎么样?"

罗建华摇摇头。"没成。"

"为什么?"

"嫌我工资低,家里条件不好。"

杨秀珍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她一个临时工,有什么好挑的!"顿了顿,她又说:"别灰心,妈再给你找更好的。实在不行...再添置台缝纫机。"

罗建华看着母亲,心里一阵酸楚。"妈,别急,我还年轻..."

"年轻什么!!"杨秀珍突然激动起来,"你爸要是还在,看到你这样..."她声音哽咽,说不下去了。

夜深人静时,罗建华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窗外月光如水,他想起父亲生前常说的话:"做人要踏实,技术要过硬,其他的都会有的。"父亲是八级工,受人尊敬,但从不炫耀。他去世时,整个车间的工人都来送行...

第二天上班,罗建华格外认真。周末休息时,他拿着笔记本去图书馆查资料,没想到又遇见了秦晓兰。

"咦,是你!"秦晓兰惊喜地打招呼,"你也来看书?"

罗建华点点头,心跳突然加快。"我...下周要去武汉出差,想提前看看那边的设备资料。"

"武汉?"秦晓兰眼睛一亮,"我们厂刚引进的轧钢机就是武汉产的,我这里有份内部资料,你要看吗?"

就这样,两人又聊了起来。秦晓兰不仅懂技术,还知道许多行业内的新鲜事。她说起话来手舞足蹈,完全不像其他姑娘那样拘谨。

"对了,"临走时,秦晓兰突然问,"你多久从武汉回来,我们厂组织技术员去参观新设备,可以带一个家属...我是说,朋友..."

罗建华愣住了,血液一下子冲上头顶。"有空!"

"那下下周六早上八点,机械厂门口见。"秦晓兰笑着挥挥手离开了。

罗建华站在原地,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