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梁野孤灯

第2章 药香入巷

发表时间: 2025-10-28
第二日清晨,杨淳睿刚到郡府,就听见文书房里一片议论声。

王仲端拿着一张告示,脸色凝重地说:“郡西巷出事了,昨晚一夜死了三个人,都是一家子的,听说死前又吐又烧,像是染了瘟疫!”

“瘟疫?”

杨淳睿心里一紧。

郡西巷离他家不远,都是些穷苦百姓,住的房子又挤又破,若是真闹瘟疫,后果不堪设想。

没过多久,太守的命令就传了下来:封了郡西巷,不准任何人进出,也不准派医官去诊治 —— 说是 “怕瘟疫扩散,等州府派来医官再做处置”。

“这哪是怕扩散,是怕惹麻烦!”

王仲端压低声音,对杨淳睿说,“郡西巷那片,去年秦仲威想强占建粮铺,百姓不肯搬,他早就怀恨在心了。

如今出了瘟疫,太守是故意不管,想让那些百姓知难而退!”

杨淳睿攥紧了拳头。

他想起昨晚母亲说的 “慢慢来”,可看着那些即将面临生死的百姓,他怎么能慢得下来?

他转身就往太守的内堂走,想求太守派医官去救治。

“你疯了?”

张大人拦住他,“太守刚发了话,谁去求情谁倒霉!

你忘了赵老栓的下场了?”

“张大人,那是三条人命,若是不及时诊治,还会有更多人死!”

杨淳睿急道,“我们当差的,不就是为了护着百姓吗?

若是连这点都做不到,还有什么脸面穿这身官服?”

张大人看着他眼里的光,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你这孩子,跟你爹一样轴。

罢了,你要去就去,只是别说是我让你去的。”

杨淳睿谢过张大人,快步走进内堂。

太守正坐在案后喝茶,见他进来,脸色一沉:“杨淳睿,你不在文书房抄册,来这里做什么?”

“太守大人,郡西巷闹瘟疫,百姓危在旦夕,恳请您派医官去诊治!”

杨淳睿躬身行礼,语气恳切,“若是再拖延,瘟疫扩散,后果不堪设想啊!”

太守放下茶碗,冷笑一声:“派医官?

医官去了,染了瘟疫怎么办?

州府还没下令,你急什么?

一个小书吏,也敢管起太守的事了?

滚出去!”

杨淳睿还想再说,却被太守的随从推了出去。

他站在内堂门口,心里又急又气,却无计可施。

这时,他忽然想起郡西巷口有个医馆,是去年刚开的,医馆的大夫姓苏,听说医术不错,或许可以请她去看看。

杨淳睿快步往郡西巷走。

刚到巷口,就看见几个衙役正用木板挡住巷口,百姓们围在外面,个个面带恐慌。

一个穿素色布裙的女子正背着一个药箱,想往巷里走,却被衙役拦住了。

“我是巷口医馆的苏砚凝,我能治瘟疫,让我进去!”

女子的声音清亮,带着几分坚定。

她约莫十***岁的年纪,头发用一根木簪挽着,脸上没施粉黛,却显得清丽脱俗。

她的药箱上刻着一朵莲花,边角己经有些磨损,看得出来用了有些年头了。

“太守有令,谁也不准进!”

衙役推了她一把,“你一个女流之辈,懂什么治瘟疫?

别进去送死!”

苏砚凝踉跄了一下,却没退开,反而把药箱抱得更紧了:“我爹是前太医令苏仲远,我从小跟着他学医,诊治过瘟疫,你们让我进去,我能救他们!”

杨淳睿心里一动。

苏仲远他听说过,前几年因为得罪了宫里的权贵,被贬到了始兴,没想到他女儿竟也在这里,还开了医馆。

他赶紧走过去,对衙役说:“这位苏姑娘是医官,我是郡府的书吏,奉功曹大人之命,来巷内记录病患的症状和人数,需要苏姑娘帮忙指认,你们让我们进去。”

衙役有些犹豫,看了看杨淳睿身上的官服,又看了看苏砚凝的药箱,最终还是让开了路:“你们进去可以,但记住,只能在巷口那几家查看,不准往里走,若是染了瘟疫,可别赖我们!”

杨淳睿和苏砚凝道谢后,快步走进巷内。

刚进巷口,就闻到一股刺鼻的药味和腐味混合在一起,让人忍不住皱眉。

巷子里的房子大多是土坯房,门窗紧闭,偶尔能听见里面传来咳嗽声和哭声。

“先去最先发病的那户人家看看。”

苏砚凝对杨淳睿说,脚步没有丝毫停顿。

她显然对这里很熟悉,很快就走到一户挂着白幡的人家门口,轻轻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一个中年妇人,脸上满是泪痕,看见苏砚凝,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苏大夫,你可来了!

我家男人和两个孩子,昨晚都没了…… 你快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苏砚凝跟着妇人走进屋里,杨淳睿也跟了进去。

屋里昏暗得很,只有一扇小窗透进一点光。

炕上铺着破旧的草席,上面躺着三具尸体,都盖着白布。

苏砚凝揭开白布,仔细检查尸体的症状:皮肤发黄,嘴唇发紫,指甲缝里还残留着一点黑屑。

她又翻开尸体的眼皮,看了看瞳孔,然后起身对妇人说:“夫人,你男人和孩子发病前,有没有吃过什么特别的东西?

比如…… 变质的粮食或者水?”

妇人想了想,摇了摇头:“没有啊,我们家吃的都是上个月从秦记粮铺买的低价米,水也是巷口的井水,跟平时一样啊。”

“秦记粮铺的低价米?”

杨淳睿心里咯噔一下。

他想起赵老栓说过,秦仲威的粮铺上个月压价收粮,却又低价卖出一批米,当时还有百姓觉得划算,纷纷去买,难道问题出在那米上?

苏砚凝似乎也想到了什么,她从药箱里拿出一个小瓷瓶,用银针蘸了一点尸体指甲缝里的黑屑,放进瓷瓶里,然后对杨淳睿说:“杨书吏,这不是普通的瘟疫。

普通瘟疫不会让指甲里留下黑屑,这更像是…… 中毒。”

“中毒?”

杨淳睿和妇人都愣住了。

苏砚凝点头,语气肯定:“我爹以前诊治过因误食毒草籽中毒的病人,症状跟这个很像。

这些黑屑,很可能就是毒草籽的碎屑。

若是我没猜错,问题或许就出在他们吃的米上 —— 有人在米里掺了毒草籽,故意让百姓中毒,再伪装成瘟疫。”

杨淳睿只觉得后背一阵发凉。

若是真的,那秦仲威也太狠毒了!

为了强占郡西巷的地,竟然不惜用毒米害死百姓!

他看着苏砚凝手里的瓷瓶,又看了看炕上的尸体,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查清楚这件事,让凶手付出代价,给死去的百姓一个交代。

“杨书吏,我们得尽快找到证据。”

苏砚凝把瓷瓶收好,对杨淳睿说,“若是再晚几天,恐怕还会有更多人中毒,到时候就来不及了。”

杨淳睿点头,眼神坚定:“苏大夫,你放心,我会帮你一起查。

就算拼了我这个书吏的职位,也不能让凶手逍遥法外!”

巷外的阳光透过小窗照进来,落在两人身上,仿佛给他们镀上了一层微光。

此刻的他们还不知道,这场看似简单的 “瘟疫” 背后,牵扯着远比他们想象中更复杂的阴谋,而他们的追查,也将把他们推向一场更大的风暴之中。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