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李默的第陌路相逢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0-30

第一章 初入职场,李默的第一次相会七月的阳光,透过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

变得炽白而强烈。李默站在“启辰科技”气派的旋转门前,深吸了一口气,

试图平复那颗快要跳出胸腔的心脏。今天是他就职的第一天。

他理了理身上那套为了面试特意购置、却仍显得有些不合身的西装,握紧了公文包的带子,

迈步走了进去。冷气瞬间包裹了他,带着一股清新剂和咖啡混合的味道。

前台小姐挂着职业化的微笑,指引他办理入职手续,领取临时工牌。他被分配到了市场部,

位于办公区的东南角。工位是标准的格子间,崭新的电脑,空荡荡的桌面,等待着被填充。

部门主管是一位四十岁上下、表情严肃的中年男人,姓赵。

赵主管简单地向同事们介绍了一下李默,大家从电脑屏幕后抬起头,

报以或好奇或敷衍的点头,然后又迅速沉浸回自己的工作。“李默是吧?坐你旁边的是杨梅,

她算是你的‘入职引导人’,有什么不懂的,先问她。”赵主管指了指李默隔壁的工位。

李默连忙道谢,目光转向那个空着的座位。工位上摆放着几盆绿植,一个造型可爱的马克杯,

还有一个相框,背对着他,看不到照片。一切都显示着这位同事是一位热爱生活的人。

整个上午,李默都在处理入职文件、安装软件、熟悉公司内部系统。

周围的键盘敲击声、电话***、同事间低沉的交流声,构成了一种忙碌而疏离的氛围。

他感觉自己像一颗被投入巨大机器的小螺丝,迷茫,且微不足道。午休铃响,

同事们陆续起身,结伴走向餐厅或电梯。李默正犹豫着是跟着人群去食堂,

还是点个外卖在工位解决时,一阵轻快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哎呀,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上午去客户那儿开会,刚回来。你就是新来的同事李默吧?

”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在他身旁响起。李默抬起头,瞬间有些晃神。

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年轻女性,约莫二十五六岁,穿着一身得体的藕粉色职业套装,

衬得肌肤白皙。她个子高挑,长发束成利落的马尾,脸上带着奔波后的微红,

额角还有细密的汗珠,但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像盛着阳光。她的笑容极具感染力,

嘴角上扬的弧度恰到好处,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跟着一起笑。“是,是的。你好,

杨……杨梅姐。”李默慌忙站起身,有些结巴。“别叫姐,听着多生分,叫我杨梅就行。

”她爽朗地笑着,将手里的文件夹放在桌上,随手拿起那个卡通马克杯,“吃饭了吗?

没吃的话一起去食堂?顺便给你介绍一下环境。”“好,好的,谢谢。

”李默几乎是受宠若惊地答应。去食堂的路上,

杨梅语速很快地给他介绍着公司的布局、各部门的位置、食堂哪个窗口的菜比较好吃。

“……那边是茶水间,咖啡和茶叶免费供应,不过咖啡豆一般,建议你喝红茶。

那边是打印室,行政部在拐角……”李默亦步亦趋地跟着,大部分时间只是在听,偶尔点头。

他闻到她身上有一股淡淡的、像是茉莉花的清香,混着一丝室外阳光的味道。

他偷偷打量她的侧脸,她说话时表情生动,眼神专注,偶尔会转过头来确认他是否在听,

每次目光相接,李默都像被烫到一样迅速移开视线。食堂里人声鼎沸。杨梅显然人缘极好,

不断有人跟她打招呼。她也都一一笑着回应,

并顺势把李默介绍给相熟的同事:“这是我们部门新来的小朋友,李默,大家多关照啊。

”“小朋友……”李默在心里默默重复了一遍这个称呼,有点窘,又有点莫名的暖意。

打好饭,找了个空位坐下。杨梅一边吃饭,一边开始询问李默的情况。“哪个学校毕业的?

听口音不像本地人?”“理工大毕业的,家在南方的江城。”“哦,好地方呀!

怎么想到来这边发展?”“觉得机会多一些……”李默老实地回答。

“刚开始工作肯定不太习惯,慢慢来,别紧张。我们部门其实氛围还不错,

赵主管就是看着严肃,人其实挺好……”她像个亲切的学姐,

耐心地解答着他关于工作流程、部门分工的一些初步疑问,语气里没有丝毫的不耐烦。

她说话时,眼神总是很认真地看着对方,让李默感觉自己是真正被尊重和倾听的。

一顿午饭下来,李默初来乍到的紧张和不安,消散了大半。他开始觉得,这座冰冷的写字楼,

这个陌生的环境,因为眼前这个叫杨梅的同事,而变得有了一丝温度和色彩。回到工位,

杨梅递给他一沓资料:“这些是公司过去几个成功项目的案例总结,你先看看,

对快速上手工作有帮助。下午我这边还有个报告要赶,你先自己熟悉,有问题随时问我。

”“好的,谢谢你,杨梅。”李默接过资料,郑重地道谢。“不客气,欢迎加入启辰。

”杨梅又对他笑了笑,转身投入了自己的工作。下午,李默翻看着那些案例资料,

心思却时不时飘向隔壁。他能听到她清脆的键盘敲击声,偶尔接电话时专业而从容的应答声。

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就像一道光,投射进了他平淡而忐忑的职场第一天。下班时,

李默收拾好东西,看到杨梅还在埋头工作。“杨梅,我先走了。”他鼓起勇气道别。“好,

明天见!”杨梅从屏幕前抬起头,依旧是那个灿烂的笑容。走出公司大楼,晚风拂面,

带着夏日的余温。李默回头望了望这座在夕阳下熠熠生辉的建筑,心里第一次对明天的到来,

生出了一丝清晰的期待。他知道,这份期待,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那个叫杨梅的,

笑容明亮的女孩。第二章 办公室的暧昧,李默的第一次心动日子像上了发条,

在忙碌中悄然滑过。转眼,李默入职已经一个月。他逐渐熟悉了工作流程,

开始接手一些基础的任务,虽然依旧会犯错,会被赵主管批评,

但总算不再是那个手足无措的菜鸟。他的生活,

似乎也固定在了“家——公司”两点一线的轨道上。而这条轨道上,最亮眼的一站,

无疑是办公室,是那个与他仅一板之隔的工位。杨梅作为他的“引导人”,尽职尽责。

她会在他遇到难题时放下手头的工作,耐心讲解;会在他提交的报告被驳回时,

帮他分析问题所在;也会在他加班到深夜时,顺手给他带一杯热咖啡。“李默,

这个数据模型不是这么建的,你看这里……”她拉过椅子,坐在他身边,凑近屏幕,

手指在键盘上轻点。李默能闻到她发间若有若无的茉莉花香,

能感觉到她手臂偶尔蹭到他衣袖的微触。他的心跳会不由自主地漏掉几拍,

注意力很难完全集中在屏幕上那些复杂的图表和数据上。“懂了吗?”讲解完毕,

她转过头问他。距离很近,他能清晰地看到她长长的睫毛,

和那双清澈眼眸里自己的小小倒影。“懂,懂了!”李默猛地回过神,耳根发热,连忙点头。

这样的瞬间,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积累得越来越多。李默发现,

自己开始不自觉地关注杨梅。关注她今天穿了什么衣服,关注她和谁聊天笑得特别开心,

关注她午餐吃了什么,甚至关注她心情是好是坏。他会提前到办公室,帮她擦一下桌子,

给她的绿植浇点水。会在她忙得没空吃早餐时,默默放一个三明治在她桌上。

会在集体讨论时,下意识地附和她的观点。办公室里的其他同事,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

偶尔会有年长的同事开玩笑:“杨梅,你对小李可真够照顾的啊!”或者,“李默,

跟着你杨梅姐好好学,她可是我们部门的顶梁柱。”每当这时,

杨梅通常只是大方地笑笑:“带新人嘛,应该的。”而李默则会窘得满脸通红,

支支吾吾不知该如何回应。这种玩笑,让他心虚,又带着一丝隐秘的欢喜。一次部门聚餐,

大家起哄玩真心话大冒险。轮到李默,有同事坏笑着问:“李默,说说看,

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女生?”喧闹声中,李默的大脑一片空白。他下意识地抬眼,

目光穿越人群,恰好撞上了杨梅带着笑意望过来的眼神。她的眼睛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带着一丝好奇和鼓励。那一刻,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模糊了,只剩下她清晰的身影。

“我……我喜欢……性格开朗,爱笑,工作认真……对人好的……”他结结巴巴,词不达意,

眼神却始终没有离开杨梅的方向。“噢——!”同事们发出心照不宣的起哄声。

杨梅愣了一下,随即也跟着大家一起笑了起来,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巧妙地避开了他的视线。

李默看到她似乎……脸红了?还是只是灯光和酒精的作用?他不敢确定,

但心里却像揣了一只兔子,砰砰直跳。那晚之后,两人之间仿佛有了一层薄薄的窗户纸。

没人去捅破,但某种微妙的气氛却在空气中悄然弥漫。李默开始期待每天上班。

早起不再痛苦,挤地铁也变得可以忍受。因为他知道,办公室里有一个人在等着他。

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早上好”,一个交汇的眼神,都足以让他心情愉悦一整天。

他会在微信上找一些无聊的借口和她聊天,发一些他觉得有趣的段子或链接。

杨梅的回复有时很快,有时隔很久,内容也多是工作相关或简单的“哈哈”,

但他都会反复看好几遍。他发现自己保存了她偶尔发在朋友圈的照片,设置成了私密相册。

他开始留意她喜欢的歌手、爱看的电影类型、常去的餐厅。他像一个小偷,

小心翼翼地收集着关于她的一切碎片,拼凑成一个完整的,让他心动的形象。

他知道这或许只是职场新人对前辈的依赖和好感,或许只是孤独环境下的错觉。

但他无法控制自己日益增长的情感。看到她和别的男同事谈笑风生,

他心里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看到她因为工作压力而蹙眉,

他会恨不得自己能帮她分担所有烦恼。这是一个周五的下午,临近下班,天空忽然阴沉下来,

紧接着下起了瓢泼大雨。没带伞的同事们聚集在公司门口,哀嚎一片。“糟了,我没带伞!

”杨梅看着窗外的雨幕,懊恼地说。“我……我带了。”李默小声说,

从背包里拿出一把黑色的折叠伞。其实他平时也不带伞,今天是看到天气预报后特意带的。

“真的?太好了!”杨梅惊喜地转过头,“能蹭个伞吗?送我到大门口就行,我打车。

”“当,当然可以。”李默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两人共撑一把伞,走入雨幕。

伞不大,为了不被淋湿,他们不得不靠得很近。

李默能感觉到她手臂的温度隔着薄薄的衬衫传递过来。雨水敲打着伞面,噼啪作响,

周围是嘈杂的雨声和来往车辆的声音,但在这一方小小的伞下空间里,

李默却觉得世界异常安静。他几乎能听到自己震耳欲聋的心跳声。

他小心地将伞向她那边倾斜,自己的半边肩膀很快就被雨水打湿了,但他毫不在意。

“小心水坑。”他下意识地伸手,虚扶了一下她的胳膊。“谢谢。”杨梅抬头对他笑了笑。

送到大门口,很容易就打到了车。杨梅拉开车门,回头对他说:“谢谢你啊,李默。周一见!

”“周一见。”李默挥挥手,看着出租车汇入车流,消失在雨幕中。他站在原地,

雨水打湿了他的头发和肩膀,但他却觉得心里暖烘烘的。空气里,

似乎还残留着她身上的茉莉花香。他确定,自己是心动了。

这种夹杂着紧张、羞涩、甜蜜和患得患失的心情,是他从未有过的体验。职场生涯,

因为这份隐秘的情感,而变得不再枯燥,充满了无限的、让他憧憬的可能性。

第三章 公园偶遇,既是偶遇也不算偶遇周末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

在李默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睁开眼,第一个浮现在脑海里的,

依旧是昨天雨中共伞的那一幕。杨梅的笑容,她手臂的温度,雨水的味道,

混合成一种奇异的悸动,在他心头萦绕不散。他拿起手机,点开与杨梅的微信对话框。

聊天记录还停留在上周,她发给他的一份需要修改的文件。他手指悬在屏幕上方,

犹豫了很久,打出一行字:“昨天没淋湿吧?”想了想,又觉得太刻意,删掉了。

换成:“在干嘛?”又觉得太唐突。最终,他什么也没发,烦躁地把手机扔到一边。

这种想要靠近又不敢,只能通过工作借口进行微弱联系的状态,让他感到无力。

他渴望能有一个更自然、更私人的场合见到她,而不是在刻板的办公室里。就在这时,

他刷到了杨梅半个小时前发的一条朋友圈。是一张照片,拍的是一本书和一杯咖啡,

配文是:“难得的周末上午,在朝阳公园晒太阳,偷得浮生半日闲。”朝阳公园!

李默的心猛地一跳。一个念头不可抑制地冒了出来:去找她!这想法让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这太刻意了,简直是处心积虑。如果被她发现,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他很奇怪,很跟踪狂?

可是,渴望压倒了一切理智。他迅速起床,洗漱,换上一身自己觉得最帅气的休闲装,

对着镜子照了又照。出门前,他甚至往身上喷了点几乎不用的古龙水。

朝阳公园离他住的地方不算近,地铁需要四十分钟。一路上,李默的心都悬着。

他既期待能“偶遇”她,又害怕真的遇到她,更害怕找不到她。

他不断地想象着各种场景:如果见到她,该说什么?如果她问起来,该怎么解释?

就说自己刚好也来公园散步?对,就这样说。周末的公园里人很多,有带孩子玩耍的家庭,

有锻炼身体的老人,有依偎在一起的情侣。李默穿梭在人群中,

目光急切地搜寻着那个熟悉的身影。阳光很好,草坪绿得晃眼,但他却无心欣赏。

他在公园里漫无目的地转了近半个小时,心情从最初的兴奋期待,渐渐变得焦灼和失落。

公园这么大,找一个人如同大海捞针。也许她已经走了?也许自己理解错了位置?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在一个相对安静的、靠近湖边的草坪区域,他看到了她。

杨梅背靠着一棵大树,坐在野餐垫上,正低头看着手里的书。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

在她身上洒下跳跃的光斑。她今天穿了一条简单的白色连衣裙,头发随意地披散着,

看起来和办公室里那个干练的她截然不同,多了一份柔美和宁静。

旁边放着那杯已经喝了一半的咖啡。那一刻,李默感觉周围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

世界只剩下他和她。他的心跳得飞快,手心都有些出汗。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朝着那个方向走去。距离越来越近。

他似乎能听到自己脚步声落在草地上的沙沙声。就在他犹豫着该如何开口打招呼时,

杨梅仿佛感应到了什么,抬起了头。四目相对。杨梅的脸上先是闪过一丝错愕,

随即化为惊讶,最后展露出一个带着疑惑的笑容。“李默?这么巧?”她合上书,

坐直了身体。“啊……是,是啊,好巧。”李默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自然,

“我……我周末没事,也喜欢来这边走走。没想到……能碰到你。

”他的声音因为紧张而显得有些干涩。“是吗?那真是太巧了。”杨梅笑了笑,

往旁边挪了挪,拍了拍野餐垫,“坐会儿?”“哦,好,谢谢。”李默有些受宠若惊地坐下,

和她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一阵微妙的沉默。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和远处孩子们隐隐约约的嬉笑声。“你也常来这个公园?”杨梅率先打破了沉默,语气随意。

“啊,对,偶尔来。”李默硬着头皮编下去,“这里……环境挺好的。”“是啊,

比市区里安静多了。”杨梅点点头,拿起咖啡喝了一口。两人开始闲聊起来。

话题从公园的环境,聊到最近看的书,聊到各自喜欢的电影,甚至聊到了大学时代的趣事。

没有了办公室环境的束缚,没有了同事在场,李默感觉放松了许多。他发现,抛开工作,

杨梅其实是个很有趣、很有想法的女孩。她的笑声不再仅仅是职业化的,

而是更加真实、爽朗。李默也渐渐放下了最初的紧张,话也多了起来。

他给她讲自己家乡江城的故事,讲大学里和室友的糗事。杨梅听得津津有味,

时不时发出笑声。“真没想到,你还挺幽默的。”杨梅笑着说。“是吗?

”李默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阳光,草坪,湖边,微风,还有身边笑语嫣然的她。

这一切美好得像一个不真实的梦。李默多么希望时间能停留在这一刻。“你吃饭了吗?

”杨梅看了看时间,问道。“还没。”“我知道附近有家不错的简餐,要不要一起去?

算谢谢你昨天借我伞。”杨梅提议道,眼神清澈而坦荡。“好啊!”李默几乎是立刻答应。

内心狂喜,这远远超出了他“偶遇”的预期。这顿午餐吃得轻松而愉快。

他们仿佛认识多年的老朋友,有说不完的话题。

李默几乎要忘记这是一场他刻意制造的“偶遇”。分别时,杨梅笑着说:“今天真开心,

没想到能碰到你。下次可以约着一起来公园看书。”“好!一定!”李默用力点头。

看着杨梅离开的背影,李默的心里被巨大的幸福和一点点心虚填满。“偶遇”成功了,

而且结果比他想象的还要好。但他知道,这本质上是一场欺骗。他利用了信息,制造了巧合。

可是,那又怎样呢?他见到了工作之外的她,和她度过了愉快的一个上午和中午。

这让他觉得,他们之间的距离,似乎真的拉近了一些。这份掺杂着刻意经营的“偶遇”,

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他心中漾开了更大的涟漪。他期待着,下一次的“偶遇”,或者,

下一次正式的约会。第四章 一起拜访客户,一起畅谈人生理想周一上班,

李默和杨梅之间似乎有了一些心照不宣的变化。不再是纯粹的前辈与后辈,

多了一丝周末 shared secret 共享秘密 的熟稔。

早晨的问候不再仅仅是“早”,而是变成了“早啊,周末休息得怎么样?

”带着只有彼此才懂的意味。“挺好的,公园阳光确实不错。”杨梅笑着回应,

眼神里带着一丝揶揄。李默的脸微微发热,含糊地应了一声,心里却甜丝丝的。上午,

赵主管把杨梅和李默叫进了办公室。“城东的‘新力集团’那个项目,前期沟通得差不多了。

杨梅,你下午带李默一起去一趟,做个正式的需求调研。也让李默熟悉一下见客户的流程。

”赵主管吩咐道。“好的,赵总。”杨梅利落地答应。李默心中一阵激动。

又能和杨梅单独外出,而且是正大光明的公事!下午,两人一起坐上前往客户公司的出租车。

脱离了办公室的环境,坐在逼仄的后座,距离再次被拉近。李默能闻到那熟悉的茉莉花香,

今天似乎混合了一点橙花的清甜。“紧张吗?”杨梅偏过头问他。“有一点。

”李默老实回答。毕竟是第一次正式见客户。“别担心,主要是听和记录。我会主导谈话,

你适时补充就行。‘新力’那边的对接人王经理挺好说话的。”杨梅安慰道,语气温和。

见她如此镇定自若,李默的心也安定了不少。他偷偷看着她线条优美的侧脸,

她正看着窗外的车流,眼神专注,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阳光透过车窗,

给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拜访客户的过程很顺利。正如杨梅所说,王经理很随和。

杨梅在会议上的表现让李默暗自折服。她逻辑清晰,表达流畅,

既能精准地理解客户模糊的需求,又能专业地阐述己方的方案优势,

还不时穿插一些轻松的玩笑,让整个会谈气氛融洽。李默坐在旁边,认真记录,

偶尔在杨梅的眼神示意下补充几句技术细节,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一个多小时的会谈结束,

和王经理握手道别后,两人走出“新力集团”气派的办公楼。时间才刚刚下午三点多,

夏日的阳光依旧炽烈。“表现不错嘛,第一次见客户,没怯场。”杨梅笑着夸赞他。

“是你带得好。”李默由衷地说。“走吧,时间还早,不回公司了。找个地方坐坐,

算是奖励你今天的表现。”杨梅心情似乎很好,提议道。

他们就在附近找了一家安静的咖啡馆。落座后,点了两杯冰拿铁。脱离了工作话题,

气氛变得轻松起来。“你刚才在会议上,讲得真好。”李默忍不住再次感叹。“做得多了,

自然就熟了。你以后也会这样的。”杨梅搅拌着咖啡,语气平和,“其实刚工作的时候,

我也很怂的,见客户前都要打好几遍腹稿,生怕说错话。”她开始讲起自己刚入职时的糗事,

如何被客户刁难,如何在会议上闹笑话,如何熬夜做方案做到哭。李默听得入神,

他很难想象现在这个自信从容的杨梅,也曾有过那样青涩狼狈的时光。

这让他感觉她更加真实,也更加可亲。话题不知不觉从工作滑向了更深远的地方。

“你以后有什么打算?”杨梅忽然问,“就一直在启辰做下去吗?”李默想了想,

说:“短期内肯定是想在这里好好沉淀,多学点东西。至于长远……还没想得太清楚。

可能……还是想能做点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吧。”“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杨梅饶有兴趣地问。“嗯。”李默点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认真,“我学的是计算机,

但其实一直对传统文化,比如古建筑修复、非遗手艺这些挺感兴趣的。有时候会想,

能不能用现在的技术,比如数字建模、VR什么的,为这些传统的东西做点事,

让更多人看到它们的美。当然,这想法可能有点不切实际……”他说完,

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怕被嘲笑异想天开。没想到杨梅却眼睛一亮:“怎么会不切实际?

我觉得这个想法很棒啊!科技和人文结合,是很有前景的方向。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