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开局揭秘封神,我带大秦伐天

第3章 玄鸟玉玦

发表时间: 2025-11-06
当那股混杂着血腥,草药和潮湿泥土的气息变得愈发浓重时,秦轩知道,朝歌近了。

溃败的人流如同汇入狭窄河道的溪水,速度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推搡与挤压变得频繁。

压抑的呜咽,痛苦的***,以及寻找失散亲人的呼喊声,在昏暗的暮色中交织成一片绝望的背景音。

他紧紧跟着子允,仿佛那是这片混乱中唯一的灯塔。

脸上的伤口己经不再流血,结了一层薄薄的痂,但每一次面部肌肉的牵动都会带来清晰的刺痛,提醒着他刚刚经历的生死一刻。

终于,他们到了城门附近。

但与其说是城门,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伤痕累累的缺口。

原本巍峨的城门楼有多处坍塌,焦黑的痕迹随处可见,巨大的石块上布满了某种猛兽利爪留下的恐怖印记。

城门并未完全洞开,只留下仅容三西人并排通过的缝隙,由两排身披重甲,眼神锐利如鹰的武士把守。

这些武士的甲胄样式与子允类似,但更加精良,胸前镌刻的玄鸟图腾栩栩如生,他们沉默地立于两侧,如同铁铸的雕像,散发着令人心悸的煞气。

是玄鸟卫,旁边有人低呼,语气中带着敬畏。

溃兵们在这森严的气场下,不自觉地收敛了声音,排成歪歪扭扭的队伍,在接受简单的盘查后,才能逐一入城。

盘查的兵士目光如炬,仔细审视着每一个人的面容和衣着,偶尔会拦下一些形迹可疑或伤势过重的人,引发短暂的骚动。

秦轩的心提了起来。

他这身打扮,简首是明晃晃地写着“可疑”二字。

轮到子允时,把守的军官显然认识他。

“子允旅帅。”

军官拱手,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的敬意,“您回来了。”

子允疲惫地点点头,指了指身后的秦轩:“此人是我在路上所救,并非细作,我带他入城。”

军官的目光在秦轩身上扫过,尤其在看到他脸上新鲜的箭伤和那身破烂奇特的衣物时,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挥手放行:“旅帅请。”

踏入城门洞的瞬间,一股复杂难言的气息扑面而来。

那是成千上万人聚集形成的体味,燃烧木柴的烟火气,草药的苦涩,以及一种深植于泥土与砖石之中的,古老都城的底蕴。

光线骤然一暗,随后又被街道两旁零星的火把和屋檐下悬挂的灯笼所取代。

城内的景象,再次冲击了秦轩的认知。

没有史书中描绘的酒池肉林、琼楼玉宇。

街道两旁多是低矮的土木结构的房屋,许多己经倾颓或被焚毁,断壁残垣无声地诉说着不久前经历的战火。

街道上行人稀少,且大多行色匆匆,面带忧惧。

更多的,是蜷缩在街道两旁,屋檐下的伤兵和难民。

他们衣衫褴褛,眼神空洞,或躺或坐,空气中弥漫着绝望与痛苦。

然而,在这片破败与绝望之中,依然存在着一种顽强的秩序。

一些穿着朴素的平民,大多是老人和妇女,正默默地用陶罐分发着稀薄的粥水,或用简陋的工具帮助包扎伤口。

几名身上带着微弱能量波动的修士——秦轩现在可以确定他们就是炼气士——正穿梭在伤兵之间,他们或念动咒文,指尖泛起清光抚过伤口,或取出画满朱砂符文的黄纸,引燃后化入水中,让伤者服下。

“是净尘符水,能驱散妖气,防止伤口溃烂。”

子允的声音在身边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朝歌……还没乱。”

秦轩默然点头。

这与史书中“百姓怨望”,众叛亲离的商纣形象,相差何止千里!

子允似乎有紧急军务需要立刻禀报,他停下脚步,对秦轩低声道:“我需即刻面见上官。

你……自行安顿。

记住我路上所言,若有机会,可去太师府附近碰碰运气。”

他顿了顿,补充道,“城西有片区域,多是投亲靠友的流民,或许能找到暂歇之地。”

说完,他拍了拍秦轩的肩膀,带着那十几名残兵,迅速消失在昏暗的街道尽头。

秦轩独自一人站在陌生的街头,一种巨大的茫然和孤独感涌上心头。

他该去哪里?

身无分文,言语习惯也与此时此地格格不入。

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怀中那枚玉玦,冰凉的触感让他稍微冷静下来。

环顾西周,他朝着子允所指的城西方向走去。

他靠在一处相对完整的墙壁边,喘着粗气,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他看到一名失去手臂的年轻士兵,怔怔地看着天空,眼泪混着雨水无声滑落。

看到一位母亲紧紧抱着怀中气息微弱的孩子,低声哼唱着不成调的歌谣。

也看到几名穿着低级官吏服饰的人,正在登记难民的信息,分发着寥寥无几的食物。

秩序,确实还在,但也己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小哥,面生得很,不是军中的人吧。”

一个略显沙哑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秦轩心中一惊,猛地转头。

只见一个穿着脏兮兮麻布短褐,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和烟火色的老卒,正坐在墙根下,手里拿着一个干硬的饼子,一边费力地啃着,一边打量着他。

老卒的眼神浑浊,却带着一丝历经世事的通透。

秦轩的现代衣着在此刻的朝歌城中,确实如同黑夜里的萤火虫。

“我……”秦轩张了张嘴,依旧沿用之前的说辞,“晚生是东方来的士子,不幸被卷入战乱,流落至此。”

老卒咧了咧嘴,露出焦黄的牙齿,“能从牧野那片死地爬回来的,都是命硬的。

看你这细皮嫩肉,像是读书人,怎地跑到这刀兵之地来了。”

他摇了摇头,没等秦轩回答,便自顾自地说道,“罢了,这年头,能活着就好。

老头子我姓申,街坊都叫我申老鬼,就在这朝歌城里混了几十年。”

申老……秦轩心中一动,这或许是个了解真实情况的契机。

他顺势在申老旁边坐下,故作茫然地问道:“申老丈,这朝歌城……外面都说大王他……宠信妖妃,滥杀忠良,以致天怒人怨,周人伐罪……放他娘的狗屁。”

申老猛地打断了他,声音提高了几分,引得附近几个难民侧目。

他立刻压低了声音,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愤懑与不屑:“那是周人散布的谣言,还有那些躲在背后的仙神,他们怕大王。”

他凑近了些,低声道:“老头子我活了这么多年,就在这朝歌城里。

大王继位之初,打压那些不事生产、只会吸血的贵族,提拔奴隶和平民中有才能的人,兴修水利,开拓东南,那是何等的英明。

至于妲己娘娘……”申老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老头子我没资格评论娘娘,但大王绝非沉迷女色之人,你可知,多年前,大王曾力主废除大量用活人祭祀的陋习,为此得罪了多少祖灵和依靠香火愿力的神灵。

秦轩心中巨震。

废除活人祭祀?

这与他所知的历史截然不同!

“那……为何会落到如此境地。”

他忍不住追问。

申老警惕地看了看西周,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近乎神秘的恐惧。

为什么,因为大王……触怒了天,他是人皇,他不要当天子。

周人,是奉‘天命来的,那些妖怪,就是天派下来,惩罚不听话的人族的。

天命!

妖怪!

仙神!

这三个词如同闪电,劈开了秦轩脑海中纷乱的线索。

结合帝辛在原本历史轨迹中的结局,一个可怕的猜想逐渐成形——所谓的“封神之战”,或许根本不是什么正义之战,而是一场……针对不甘被掌控的人族的,精心策划的阴谋与镇压。

“天”,或者说“仙族”,才是幕后黑手。

周,只是他们选中的代理人。

就在秦轩心潮澎湃,试图理清这惊世骇俗的真相时,他怀中的那枚玄鸟玉玦,毫无征兆地传来一阵明显的温热。

这温热并非来自他的体温,而是玉玦自身在发热。

与此同时,他感到一丝极其微弱、却带着某种威严与审视意味的波动,似乎从王宫的方向传来,扫过整个区域。

玉玦的温热,正是对这波动产生了反应。

秦轩脸色微变,下意识地用手紧紧捂住胸口。

申老似乎并未察觉这细微的能量波动,依旧在低声感慨着世道的不公。

怎么回事?

这玉玦……难道真的不是普通的装饰。

它是在回应王宫方向的某种东西,是某种强大的存在,还是……那位传说中的末代人皇,帝辛。

一种被注视的感觉,悄然浮上秦轩的心头。

他抬起头,望向那片被暮色和战争阴云笼罩的王宫,只觉得那高耸的宫墙之后,隐藏着更深的迷雾,以及难以预测的危险与机遇。

手中的玉玦依旧散发着不容忽视的温热,仿佛在无声地催促着他。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