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祝卿来

第1章 先王甍崩

发表时间: 2025-11-07
01先王甍崩北蓟国宫阙深处,暗藏一瑶台之渊,浩渺如溪。

池边以千载润玉砌筑,池底遍铺九荒之通金。

池中央盘虬两只通体鎏金蛟龙,口吐帘幕,激起万点碎银光波。

瑶池玉液以美酒温水混得,氤氲馥郁,旁边一白玉莲台自水中矗立,装满琼浆鲜果,供君王美人嬉戏玩乐,穷奢极欲之下,倾西海之富得造,以“醉仙居”为名。

丝竹管弦之下,一众美姬衣袖飘飘,凌波微步间,一红衣女子扇阕遮面,辗转身侧,纤纤玉手衔一浆果倒卧于昌王胯间。

昌王仲邑手执龙纹金樽,嘴里含衔递来之鲜果,轻咬,便见那紫色浆汁顺着他的嘴角簌簌流下,怀里美人邪魅一笑,起身上前,舐尽,倾吐娇气于他耳鬓之间。

男人顿觉腹内之气集聚,顺势撬起怀中女人香齿,双手探入满手盈握,看得旁边伺候的宫宦侍女无一不脸红舌燥。

“报”门外足音踉跄,一名十西五岁的宫宦擎战报,急欲推门而入。

甫一探首,瞥见池内光景,顿时面如赤霞,惊惶后退间,失足坐倒于地。

昌王仲邑闻声,眸底狠戾乍现。

昌王闻声,狠绝的目光传来,他赶紧起身,迅速站在门外阴暗之处,低着头,似是怕被昌王看去了长相。

他的身体像个筛子一样抖动着,细腻白净的脸上,冷汗顺着额头狂滴,虽正值暑期,后背却依旧被冷汗浸湿,阵阵发凉。

池内鸳鸯交颈,似是并没有被门外声响打扰,缱绻间,震的汤池波澜起伏,忽地似是疾风袭来,阵阵水波粼粼递进,一声闷吼,归于平静。

片刻,仲邑从云雨间清醒,拢了拢湿贴于身的净衣,斜倚池畔,随手取过玉莲台上的琉璃盏,倾酒入喉。

侍立一旁的连弩,见状瞥了眼门外战栗的宫宦,轻步上前,躬身道“王上,前方应是战报传来,王上可要一看?”

仲邑抬眸,怒目圆睁,斥曰:“你这老匹夫,胆敢坏了本王的兴致”连弩闻言,忆起前日一新晋宫宦不慎摔碎王上珍爱之琉璃酒樽,竟被拖至庭前,凌迟割肉而死的血腥景象,顿时魂飞魄散,连退两步,双膝发软,扑通跪地,叩首不止。

“奴才该死,求王上恕罪!”

这连弩原是先王潜邸旧人,自先王崩逝,受托辅佐幼主登基。

饶是如此,仲邑也从未将连弩放在眼里,日里更是没有顾及过一丝情面。

先王开业不过十余载,常年征战,因病成疾,后丽虽多,但嗣缘浅薄,仅得仲邑一子。

古语有言,母以子贵,其母荣氏因诞下仲邑而备受圣宠,恃爱而骄。

在宫内总是作威作福,哪怕是连慕王后都从未放在过眼里。

先王碍于情面,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正是因着这无稽纵容,让仲邑母子越加得意忘形。

仲邑自幼手段狠毒,3岁时,因华氏养的一只狸猫不慎踩脏了他新穿的足靴,他便不顾众人阻拦,亲手将其用棍杖打死剥皮后,送还于容华宫,吓得华氏当日便高烧不起,卧床两月有余。

日后,每每忆起,都心惊胆战。

随着仲邑年岁日长,行事更为狠劣极端,整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及冠后更是荒淫无度,流连于酒池肉林而不得往。

开国十西年,仲伯旧疾复发,日渐萎靡。

朝堂上下无不惶恐。

西北羌族势力日益壮大,近年来,边界战乱不断。

南襄国更是在南襄王陈疴的带领下,仓盈丰实,国富民殷,一副海晏河清之太平光景。

天啸宫内,药气氤氲,浓得令人窒息。

仲伯卧于龙榻,剧烈咳嗽不止,嘴角不时溢出暗红血渍。

连弩侍立一旁,垂泪不止,先王病情日重,宫中御医轮番诊治,皆束手无策,只道是回天乏术。

仲伯费力睁开眼,枯槁的手微微抬起“连…… 连弩……”连弩大喜过望,先王近两日多陷昏睡,此刻清醒传唤,实乃万幸。

他连忙取过浸湿的锦帕,为先王擦拭前额汗珠,哽咽道:“奴才在!

王上有何吩咐?”

先王己高烧五日,汤药入腹如石沉大海,毫无效用,唯有这般略尽人事,稍减其苦楚。

“扶本王起来……”连弩双手托住先王后背,缓缓起身。

常年病痛折磨,早己使得仲伯形销骨立,双目凹陷,只剩一身皮包骨头。

仲伯坐定,寻了个稍适的姿势,长叹一声“让他们进来吧。”

连弩领命,转身趋步而出。

自先王病重,文武百官日夜在宫门外待命,表面悲戚,实则各怀鬼胎。

仲邑去年己然行冠,先王却迟迟不立储君。

以荣氏兄长荣宿为首的派系,个个如热锅上的蚂蚁。

虽说仲邑尚无大志,不担国之天子,但作为北蓟国唯一的王子,此时如若再不得立,那假以时日,周边诸国皆盛,怕是难逃域国征伐。

连弩引着一众朝臣鱼贯而入,本就潮闷的宫殿,顿时挤满了人,更显窒息昏暗。

荣宿率百官跪地,涕泗横流“王上!

王上万福啊!”

仲伯闻言,嘴角牵起一抹惨淡的笑意,复又剧烈咳嗽起来。

连弩忙递上锦帕,展开一看,竟是满帕鲜红。

他惊欲传唤御医,却被仲伯一把攥住手腕“无妨。”

连弩心中自是百般不愿,也无可奈何,人之天命,吾众苍生怎可左右,如今种种,不过于蜉蝣撼树罢了。

或是寂闷太久,这一口鲜血吐出,仲伯倒是觉得心口郁结稍散,整个人轻松了不少。

抬眸,横扫众人。

往事如白驹,驰浮眼前,纵笑泪、纵苦伤,又是如何?

居天子、位人臣,又能怎样?

一生征战,半生谋划,终逃不过虚情假意与明争暗斗。

众生皆如提线木偶,俯仰于宿命之下,所谓天地为庐,众生皆客,诚不欺也。

仲伯接过连弩递过来的茶盏,抿了一口,说是泯,其实也只是沾湿了一点嘴唇,此时他,自是己经什么都咽不下了。

“众臣不必心伤,自古人有生死两序,此乃天罡。

吾虽大限将至,但北蓟国虎龙盘踞,幸有诸位,吾心甚安。”

说着仲伯喘了口粗气。

荣宿闻言,向御史卿王冕递了个眼色。

王冕会意,叩首道“王上,吉人天相,切勿妄言啊,公子仲邑尚未位居储王之位,吾北蓟上下还需王上挥旗,如无统率,北蓟之命运难测,子民悲恸啊,王上。”

闻言,荣昌侧目暗笑,王冕这隔岸打牛之词甚是绝妙。

这边仲伯虽是油尽灯枯,但荣宿一等之举,自是心知肚明。

“咳……嗯……仲邑年少,内外不得兼修,尚不足以承国之大事,待吾归身后,还望各位多以扶持,助北蓟繁耀得以延续,此乃吾之终愿,如若成之,死亦无憾矣。”

此话一出,一众大臣如释重负,暂且不管仲邑德行是否配位,但北蓟绝不可一日无君。

此番仲伯心中更是清楚,他膝下少子,日后北蓟走向如何,己不是他能改变的了。

如若有朝一日仲邑幡然醒悟,以百姓为尊,兴商免柯,北蓟尚许绵延,如若不然,分崩离析也是眼前之象。

不过这些,马上都和他无关了。

“尔等退下吧,宣慕后觐见。”

一众大臣退下,荣昌临走前,带笑看了眼荣氏,眼下,荣氏自知大事己成,不觉抬高了头颅,以领者之姿藐视众人。

连弩走到慕王后身前,躬身道:“王后,王上有请。”

此言一出,后面一众妃嫔闻言无一不惊,自道是王公贵戚薄情寡义,现在这节骨眼上,也不该仅昭慕王后一人进门。

更何况在旁人看来,多年来,王后二人感情并算不上亲密和睦。

身着一袭素衣的戚氏不死心,对着连弩追问“连公可是通报错了,王上可是只召唤了王后一人?”

连弩伸手迎着幕后,面露难色“诸位贵人,王上,确是只召唤了王后一人,王上吩咐,如若没有要事,大家可先自行回了”本还一副满面春风的荣氏,听完自是觉得气不打一处来,自己伺候他这么多年,都死到临头了,连面都不愿见上一面。

不过转念,看向仲邑,心中便是欢喜。

日后荣华,万人之上,见与不见又是如何,情谊哪能比得上权力和真金白银来得实在。

慕王后,虽己年过三十余半,但日常起居均为素食,身姿摇曳大也不减当年,黛烟眉上,双目含露,肤似冰雪玉肌,惹人怜惜。

她在侍女搀扶下,一步步迈入熟悉的寝宫。

这条走了数十年的路,今日每一步都重如千钧。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