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乱世残灯影

第2章 匆匆离家

发表时间: 2025-11-08
天刚亮,北地小城巷口还残留着昨夜血腥与混沌的气息,风卷黄沙如同无主的狗扑街漫吠。

周常山手里的猪蹄还没剁完,便听见街口那头一阵惊叫,混着女人的哭喊和兵甲撞地的杂响。

他心头一紧,刀没收住,猪骨咔嚓一声,像劫难忽地一道裂缝,横亘在他熟悉的生活里。

“常山哥!”

钱大宝没头没脑地从酒肆背后蹿出来,气喘如牛,“清兵冲城啦!

赵五家的油锅都给掀了——”周常山哪顾得继续分猪蹄,抹抹汗,扬声吼回去:“锅破了油不破,人破了可就全完!”

他话还没落,身后豆腐坊门槛那儿蹭起孙昆仑一角袍,青灰色衣襟沾湿了地上的豆渣。

“常山兄,不逗了罢,”孙昆仑声音极低,眉眼间竟带了几分旧时清癯的文气,“街南军马己过,坊里都在收拾细软。”

他眼里虽怕,嘴里倒还能酝出点酸,“想不到贫书生要做流民了,这场乱世,可真不是诗里写的。”

他们话语未尽,忽听市集北头传来一串争吵。

冷小满拉着戏班旧箱子,跌跌撞撞闯进人群。

那箱子有半腿长,装着几件破戏服与一只哑鼓。

冷小满细胳膊拖着,像蝉翼裹着风霜。

她嘴上还在与班主斗嘴:“你说快走快走,箱子我得搬,怎么老是我跑腿——”话到嘴边,见满街乱窜的身影,讪讪停了下来。

“姑娘,小心点!”

赵玉娘手里拽着半桶醋,从酒肆门口急急掠过,衣裙半湿,脸色里却没有惧,只有硬气。

“城外听说己摆下铁骑,咱们这些做买卖的,留不得。”

她扫了众人一眼,像是天灾都成了酒肆里一天的帐。

钱大宝嘴快:“赵娘子,您那门槛高,咱这几个加起来也许能偷渡回头,可清兵一来,酒水可都喝不得了——”赵玉娘一瞪眼,嘴角抿住一丝苦笑:“喝了还活着,算是命硬。”

她挥手,“别说笑话,快趁乱拾点干粮,往南山头撤!”

一阵风卷尘土,西下的嘈杂化作一锅乱炖,众人那点家当都揽在怀里。

街坊邻里有人哭丧,有人喊爹叫娘。

周常山瞅瞅自己空空的布袋,有些发愁:“这么走,家里的老婆子大锅怎么办?”

孙昆仑一边搂着一摞翻烂的书册,一边叹道:“我那一箱祖传的诗文,看来只有带走嫂子的鞋和自己的命了。”

冷小满把鼓捏在怀里,轻轻拍着,似安慰自己:“咱们戏班没人了也得唱,下回逢着官军,看看谁听乐子。”

钱大宝叽叽哝哝,不知是嘴碎还是心慌:“喝酒还得钱,现在全城谁还认铜板?”

赵玉娘回头见他絮叨,顺手掂了半袋剩下的高粱饼给他:“你就嘴快,胆子小,平时蹭酒吃饭,如今当逃难,走快点。”

清兵的喊杀声近了,马蹄如鼓。

城南头响起爆竹,一队老百姓领着小儿往南山跑。

赵玉娘两只手各揽着酒肆门板和一袋南瓜干,扯着冷小满:“跟着我走,有我在,不怕没个落脚。”

小满咧嘴一笑,声音轻得像风里的灰:“娘子,你要能把我们都装进酒缸,才算真本事了。”

周常山力气大,拎起一把腌葱,冲人群里嚷:“谁家的娃娃没爹娘的,上我这来,常山哥背你!”

一时巷口起了笑声,也起了连串哭声。

那些寻常日子的碎碎念,在大乱面前忽然格外稀罕。

孙昆仑随手扶了个跌倒的坊民,冷声道:“虽为乱世,亦须守理。”

话音未落,他身旁的豆腐坊老板急急递上一块干豆腐,倒像是在把自家的命运托付给这书生。

钱大宝挤在人群后面,怀里攥着那袋高粱饼,嘴里还在念叨:“南边能躲到哪去?

人多官少,官多贼多,看我这身骨头,不如做个小贼!”

冷小满白他一眼,拿歌腔调侃:“你呀,做贼只敢偷自己家灶台。”

队伍越聚越大,往南山头纷纷而去。

街巷的边界变成漂泊的起点。

周常山扛着门板,孙昆仑揣书而行,冷小满拖箱提鼓,钱大宝碎步随行,赵玉娘打头赶路,一个小小的市井队伍,就这样裹挟着泥泞与余烬。

路过横倒的戏台,冷小满忍不住回望一眼。

断鼓残旗,戏班的旧木箱里还漏出一截水袖,她心头微微发涩,却强笑:“哎,这闹剧还唱得过瘾——以后见了清兵,能不能耍两段,再赚俩铜板?”

周常山哈哈一声,步子依旧沉稳:“能赚到铜板,常山哥就给你杀十头猪,管饱!”

孙昆仑难得也应了声:“只怕未央宫前,等的是咱们去唱折子,官爷赏钱,命却只当草。”

钱大宝见大家都说得热闹,心里似稍宽些:“乱世里,嘴快的能活久点,可谁要是没舌头,连做鬼都说不清来路。”

路上流民横七竖八,小镇里的人早己散乱,无数残破的家什掩在满地黄沙下,像是上天随手撒下的苦难点心。

赵玉娘转头喊:“往南山走,小庙里能避一避!

男子女眷都拢一拢,莫乱走!”

众人簇拥着前行,脚下尘土飞扬。

周常山背起来一个瘦小的孩童,孙昆仑搀扶着一个老翁。

冷小满丢下旧箱,拿鼓敲着步伐,引得孩子哼起调子。

钱大宝一路嘴碎,在风沙里数着他那还剩几枚铜板。

赵玉娘带领队伍来到南山脚下的小庙。

庙门半塌,神像眼角挂着蛛网,倒像是在疲惫里守着一丝人气。

众人互相看了眼,都觉过得一口气便是福气。

庙里歇脚,赵玉娘找了半截香,默念自家亡夫名字。

周常山脱下外衣,盖在怀中儿身上。

孙昆仑安顿老翁,让他靠着神龛休息。

冷小满拍拍鼓,给大家打气唱了句小曲:“风沙打面,不认亲,一鼓一腔都天真。”

钱大宝把剩下铜板分了几个孩子,嘴上一边数一边道:“乱世里,铜板比命还轻,不过大家聚着,还能换两口饭吃。”

庙外黄沙蔽日,无人知更惨淡的天还在何处。

众人靠在破庙里,默默咀嚼着流亡的滋味,又在彼此眼中找到些许温暖。

清兵远远退去的马蹄声里,这群市井小人物第一次团聚。

他们各自都没有家,却在乱世里为彼此撑起一个小小的庇护。

冷小满将鼓靠在门槛上,扭头问:“明儿要去哪?”

赵玉娘平静答道:“只要没死,就得走下去。”

夜色沉沉,庙宇残缺。

众人窝在一起,无人言家,无人言命。

可在这泥泞之中,他们第一次觉得身旁有人,能偎着暖上一夜。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