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书院 > 其它小说 > 我去民政局咨询再婚,他在旁边窗口排队问复婚
其它小说连载
女生生活《我去民政局咨询再他在旁边窗口排队问复婚》是大神“淡宁羽仙”的代表顾行知谢临川是书中的主精彩章节概述:男女主角分别是谢临川,顾行知,林雪的女生生活小说《我去民政局咨询再他在旁边窗口排队问复婚由新锐作家“淡宁羽仙”所故事情节跌宕起充满了悬念和惊本站阅读体验极欢迎大家阅读!本书共计257771章更新日期为2025-11-10 18:55:58。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我去民政局咨询再他在旁边窗口排队问复婚
主角:顾行知,谢临川 更新:2025-11-10 23:26:17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民政局的两条队伍我拿着一张浅绿色的小号牌,坐在民政局大厅最后一排塑料椅上。
塑料椅冻得人屁股发麻。冷气从后颈灌下去,我手心却全是汗。
墙上的电子屏缓慢滚着红字:“结婚、离婚、复婚,请在相应窗口排队办理。
”广播音嘶嘶地响了一下,拉回来我的神。我低头看那张号牌。B037。手指捏着那一角,
指节被挤得发白。手机屏幕暗了一次又一次,谢临川的头像躺在聊天框里,
最后一句停在前天晚上。“等你想好了,我们再去问。”我把手机翻过来扣在腿上。
再婚这两个字,在空气里膨胀,压得胸口闷闷的。大厅里人不算多。一半年轻情侣,
挤在角落里小声商量手续;另一边是几个大爷大妈,手里攥着户口本,
脸上写着“我不太情愿,但孩子说要来”。结婚窗口前,男孩拉着女孩的手晃,
笑得像刚发完奖金。离婚窗口前,一对女人背对背站着,肩膀僵硬,
偶尔有人抽纸的声音轻轻一响。我想,第二次踏进民政局,心情轻松不可能,
但至少不会像三年前那样,像被人按在案板上,连挣扎都难看。有人从我身边走过,
空气里一闪而过一股熟悉的香水味。那是我曾经送顾行知的那支。我抬头,
下意识顺着味道望过去。顾行知站在右前方的队伍里。那一刻声音全都被掐断了,
只剩下电子屏“滴”的一声。顾行知背挺得笔直,左手夹着一叠证件,右手拿着手机,
拇指悬在屏幕上,像在犹豫要不要发一条消息。顾行知今天穿得很正式。白衬衫,
深灰色西裤,袖口卷了一圈,露出小臂。手腕上带着那块我曾经逼着他去换电池的旧表。
更显眼的是,他脚下那双运动鞋。那是还在婚内的时候,我在某次打折季抢来的限量款,
他嫌亮,平时不穿,今天倒是穿得利落。我盯着那双鞋,心里产生一种荒唐的错觉。
好像三年前那个清晨,我们从民政局出来时,他也是这双鞋。那天阳光很烈。
顾行知站在阳光里,把离婚证翻来覆去看了一眼,又淡淡说了句:“这样对你我都好。
”然后把离婚证塞进文件袋,转身去上班。我抱着那袋文件,在民政局门口站了很久。现在,
顾行知再一次站在民政局大厅。只是队伍方向变了。右侧窗口上方的牌子写着“复婚登记”。
我的小号牌“B037”属于左侧,“婚姻登记咨询”。我原本以为,第二次来这里,
顾行知最多存在于我脑子里。没想到他用这种方式,直接长在现实里。“沈栀?
”身侧有人叫我的名字。我一愣,以为自己幻听。直到那道声音又近了一点:“沈栀,
你怎么在这儿?”顾行知的声音,比记忆里低了一些。我抬眼,对上他的视线。
顾行知眼睛里是实实在在的惊讶,不是寒暄用的那种,而是那种“怎么偏偏是你”的错愕。
我挺直背坐着,号牌压在掌心里,指尖不自觉收紧。“取号排错地了吗?”我问,
“你那边是复婚窗口。”顾行知喉结滚了一下。“没排错。”顾行知抬了抬手里的号码牌,
C012,“我是来问复婚的。”复婚两个字,在他嘴里说出来时,竟然有点磕。
顾行知从来不磕字。以前他跟我谈分手,也说得干净利落。“我们性格不合,
勉强在一起只会更痛苦。”那天他把“痛苦”两个字吐得很利落。现在,“复婚”卡在舌尖,
挤得脸侧肌肉微微发紧。我嗓子有点干,往后一靠。硬邦邦的塑料椅在背后发出一声轻响。
“那就挺合适。”我抬手指了指左边那块牌子,“我这里是再婚咨询。”顾行知愣了一下。
顾行知的视线顺着我指的方向看过去。“婚姻登记咨询”的牌子静静挂着。
底下小字写着:“再婚登记条件、材料说明。”顾行知的眼神从牌子上缓缓收回,
落在我脸上。明明民政局的空调开得很冷,他额角却有一层细汗。“你要再婚?”顾行知问。
“来咨询一下。”我说。我刻意没把谢临川三个字说出口。
有时候名字比“再婚”更像一把刀。广播又响起来,机械女声拖着尾音:“C008号,
请到三号窗口办理业务。”复婚窗口往前挪了一个人。顾行知手里的号牌被他捏得变形。
手机震了一下。顾行知低头瞄了一眼。屏幕上跳出一条消息提示:“哥,
要是复婚那边手续搞不定,你就回来,我们再帮你想其他办法。”备注是“顾妈”。
我眼角余光扫过去,嘴里泛起一点干涩的笑意。三年前,为了“其他办法”,
顾妈妈把我叫去家里喝茶。用很温柔的语气告诉我,她儿子刚起步,婚姻是负担,离一离,
对大家都好。“你这么懂事,以后肯定还能遇见更合适的人。”那次喝茶之后,
顾行知搬回了他妈家。再见面,就是民政局门口。我抬眼回视顾行知。
“看来阿姨还是挺关心你婚姻大事的。”我轻声道,“上次关心的时候,我还坐在你旁边。
”顾行知被我这句话噎住。顾行知把手机按灭,硬生生把那条消息压回通知栏。
“上次是我不对。”顾行知说,“所以我才来。”我没说话。不对这两个字,来得太晚。
晚到我已经学会自己去拿号、排队、咨询,再也不需要他站在旁边替我签字。
电子屏很给气氛添堵。红字闪了几下:“B037号,请到二号窗口办理业务。
”我低头看手里的号码牌,又看了一眼左侧的二号窗口。
二号窗口玻璃后面坐着一个中年女工作人员,脸上带着几分职业化的疲惫。她抬头看向大厅,
望向我这边。“B037?”工作人员探出点声音,“哪位是B037?”我应了一声,
站起来。腿麻了一下,差点踩空。顾行知下意识伸手,扶了一把我的手肘。男人掌心很烫。
我像被火烫到一样,立刻抽开。“谢谢,窗口那边要关门了。”我礼貌地说。
工作人员在那边催:“小姑娘,快点到这边来。”我走过去,把号牌递进窗口。
工作人员接过去,看我一眼,眼神很熟练地在左手边翻找表格。“是咨询婚姻登记吗?
”工作人员问。“嗯。”我点头,“再婚。”工作人员动作顿了一下,又迅速恢复顺畅。
“好,再婚啊。”她把一张印着细小条款的说明书递出来,“看一下这个,
需要准备的材料都在上面。”我接过纸,手指还在微微发抖。右边复婚窗口那边,
广播慢悠悠地叫号:“C012号,请到三号窗口办理业务。”声音在大厅里回响。
顾行知走到三号窗口前。我站在二号窗口前。工作人员一边往电脑里敲我的身份证号,
一边头也不抬地问:“离婚证还留着吗?”“在。”我说。离婚证被我锁在卧室抽屉最底层,
下面压着旧照片。这些东西,本来以为这辈子不会再翻出来。“对方情况稳定吗?
有固定工作、有无前科之类的,这些你们自己心里要有数。”工作人员语气中立,
像在念一个每天重复一百遍的流程。我想起谢临川拉着我的手,笑着说要给我买房的样子。
肺里那口冷气顺了半截。“对方有稳定工作。”我说,“人不错。”“那可以考虑尽快办。
”工作人员淡淡道,“再婚也一样,越拖越容易出问题。”句子落下的时候,
键盘“啪嗒”一声。右边复婚窗口那边,顾行知把资料递进玻璃口。
三号窗口的工作人员声音有点高:“你是要办复婚是吧?跟前妻?”顾行知点头:“嗯。
”“原配?”“是。”工作人员又重复了一遍:“那就是原配复婚啊。”这句“原配复婚”,
在大厅上空晃了一圈。我和他背对着玻璃,各站一条队伍。我手里的说明书边缘,
被我捏得起了一圈细小的褶子。工作人员把材料推回来一点:“你这个情况,
要看前妻同不同意,你知道的吧?”顾行知喉咙里溢出一句很轻的“知道”。
声音低得只有很近的位置才能听清。我却听得真真切切。工作人员刷完我的身份证,
把一张号码条重新推出来:“想好了就带上材料过来,别拖太久。姑娘,你条件看着还不错,
别老一个人扛。”我含糊地笑了一下。“谢谢。”离开窗口时,
我手里多了一张薄薄的说明书。顾行知也从三号窗口转身。两条原本平行的队伍,
在大厅中央短暂地交汇。我们几乎是同时开口。“沈栀……”“顾行知……”名字撞在一起,
又尴尬地顿住。顾行知看着我,眼圈微微发红。“刚刚那边说,复婚要看你同不同意。
”顾行知声音压得很低,“你还愿不愿意给我们一个机会?”我把说明书往上抬了抬。
纸张边缘擦过掌心,很凉。“顾行知,我来民政局,是为了以后不再回头。”我说。
“你来民政局,是为了回到三年前。”我抬眼看着他,“我们现在站在同一个大厅里,
可我们排的队,方向不一样。”2离开民政局的那场雨顾行知沉默了一会。
顾行知好像在消化我这句话,又像在努力找什么体面一点的回应。
民政局的空调还在冷冷地吹。广播机械地报着号,键盘声音此起彼伏。“沈栀。
”顾行知低声叫我的名字。我攥着说明书,指尖有点发麻。
“你要是觉得我来太晚……”顾行知顿了顿,“那我就从现在开始补。
”顾行知说“补”字的时候,眼神是认真的。我却莫名想笑。
三年前顾行知说“痛苦”两个字的时候,同样认真。认真得像在谈一个项目收尾。
“补得过来吗?”我问。我抬眼,直直看着顾行知。“离婚协议上写的每一条,
你要补哪一条?”“是你妈对我说的话,你替她收回?”“还是你那句‘婚姻只会拖累我’,
你要删掉?”顾行知喉结滚了一下。顾行知张了张嘴,却一句解释都挤不出来。这也正常。
当初每一条都签得利落,现在要一条条拆回去,嘴皮子再利索也来不及。我懒得再看顾行知。
说明书边角划过掌心,我把纸折了两下塞进包里。“我先走了。”我说。“沈栀。
”顾行知伸手,好像想拦一下,又马上收回。顾行知知道自己没有资格碰我。“再婚是大事。
”顾行知看着我,“你可以晚一点决定。”“你复婚不是也挺急?”我抬了抬下巴,
指了指不远处的三号窗口,“怎么现在轮到我,就要我慢慢想了?”这句话出来,
空气安静了一瞬。顾行知脸色发白。“我复婚,是因为你。”顾行知说。“我再婚,
不是因为你。”我回。两句话撞在一块,又一次互相顶了回去。我没再停,转身往外走。
民政局的大门是那种沉重的玻璃门。我伸手去推,门外的湿气一下子扑了进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天阴了。细细的雨线从高楼缝隙间落下来,
打在台阶边已经积起的浅浅水洼里。我站在门口,愣了一秒。顾行知追出来的脚步,很轻,
却落得很急。“下雨了。”顾行知说。我抬头看,云层压得低。
那种要不大不小、刚好把人淋透的雨。“民政局门口没有遮雨棚,真是一如既往地人情味。
”我嘀咕了一句。声音不大,自己听着倒挺好笑。顾行知从公文包里翻出一把伞。
那是一把深蓝色的折叠伞,伞面上沾着些旧水渍。我认得那把伞。三年前离婚那天,
就是这把。离婚证刚拿到手,还没来得及装进袋子,雨突然下大。我没带伞,
只能缩在民政局门口那块小小的檐下。顾行知撑着这把伞,从我面前走过去。
顾行知犹豫了一下,回头问:“要不,你走里面一点?”那天我靠着墙,把离婚证抱在胸前,
笑得特别礼貌。“没事,我喜欢淋雨。”我说。后来雨停了很久,我身上的衣服才干。
离婚证上的红色印章倒是始终鲜艳。现在,三年后。同一把伞。同一扇民政局门。
顾行知把伞递过来:“栀栀,你先打着,我开车送你。”顾行知用回了以前叫我的称呼。
我盯着那把伞,没伸手。“顾先生。”我纠正,“我们现在是法律意义上的陌生人。
”“陌生人之间,也可以顺路。”顾行知声音低下去,“不算犯法。”“可我今天出来,
是来问怎么把另一个男人写进户口本。”我说。这种话,从自己嘴里说出来,也挺辣。
辣得舌头发麻。顾行知指尖轻轻颤了一下。顾行知握伞的手有点用力,伞柄被捏得发白。
雨渐渐大了。台阶边的水洼被砸出密密麻麻的涟漪。我看了眼时间。手机突然震了一下。
我低头。谢临川的名字跳在屏幕上。“民政局那边怎么样?
”对话框里新刷出的消息还带着输入状态残留的小灰点,“等会儿要不要我去接你?
”我看着那一行字,心里某个地方轻轻一软。民政局大厅刚刚那股压得我透不过气的窒闷,
被这几个字拨开了一点缝。我抬手回了过去:“手续没办,只是咨询。雨有点大,
你要来就慢慢开。”消息发出去不到半分钟,电话打来了。我按下接听。“栀栀。
”谢临川的声音从听筒那头传过来,带着点笑意,“是不是又紧张到手心冒汗?
”我下意识把那只手握紧,果然全是湿的。“还好。”我说,“工作人员挺负责。
”“负责就好。”谢临川说,“那你就在门口等我,不要乱跑,十几分钟。”“路上小心。
”“遵命。”谢临川在那头笑,“你今天是大爷。”我忍不住跟着笑了一下。电话挂断,
我抬头。顾行知一直站在我眼前。顾行知听得清清楚楚。雨声很吵,吵不到那种程度。
“是他?”顾行知问。顾行知不用说名字,我知道这个“他”指的是谁。“你不一直好奇吗?
”我抬眼看过去,“现在知道了。”“顾行知。”我顿了顿,
“我不是一个人来民政局乱看的。”“我不是赌气,也不是为了刺激你。
”“我是真的要往前走。”说完这几句,我自己也觉得累。字字都像从嗓子眼一点点挤出来。
雨水溅到门口的地砖上,潮气往上翻。顾行知看着我。顾行知眼里那点自信,
终于完全退了下去。“栀栀。”顾行知嗓音更低,“你跟他在一起多久了?”“够久了。
”我说。“久到不会拿你当实习对象,要试着谈一谈适不适合结婚。
”“久到会陪我走进民政局,站在外面等。”“久到,你现在的问题,已经不重要了。
”“栀栀,我的问题是——”顾行知苦笑了一下,“我还能不能站在你旁边。”这句问得笨。
笨得连民政局门口成双成对的小情侣听了,可能都要替他皱眉。我偏偏不心软。
“你可以站在那边。”我指了指靠近门口的另一个方向,“那里不淋雨。”“你站哪里,
跟我要不要再结婚,是两码事。”雨点被风斜着打进来,吹到我们脚边。我往里退了一步。
身后的玻璃门被我轻轻碰了一下,发出一声钝响。三年前离婚那天,
我也是这样缩着肩站在门口。只是那时我连退一步的地方都没有。现在不一样。
现在我背后还有路。玻璃上反着我的倒影。
眼神不再是那种被摁在角落里、求生欲旺盛又不敢吭声的样子。
我让自己盯着那张脸多看了两秒。然后把视线挪开。雨声里,有车子停在路边。
车窗降下去一半。谢临川从车里探出头,冲我挥了挥手:“栀栀。”谢临川下车,
快步跑过来。风把雨点狠狠拍在他衬衫上,浅色布料很快被打湿一片。“不是让你等我吗?
”谢临川一边说,一边把手里那把伞撑开,偏向我这边。雨被硬生生隔在伞外。
“你怎么就站门口吹风?”谢临川皱了皱眉,伸手摸了摸我后颈,“都凉了。
”“民政局空调开的。”我说。“回去我给你煮姜汤。”谢临川顺势搂过我的肩,
把我往自己这边带了一点。这会儿,我和顾行知之间,不再只是空隙。是实打实的一柄伞,
一只手臂,一个站位。“这是……”谢临川看向对面,“你的朋友?”我没急着介绍。
问这种话的人,其实心里多少有点数。“顾行知。”我说,“前夫。”谢临川愣了一瞬,
很快恢复正常。谢临川伸出手,语气客气而克制:“你好。”顾行知看着那只伸出来的手。
顾行知没有立刻握上去。空气里短暂地凝了一下。我以为顾行知会像三年前那样,
礼貌、周全、八面玲珑。结果顾行知只是点了点头:“你好。”顾行知没伸手。
谢临川也没勉强,手自然地收回来,继续把伞往我这边倾。顾行知盯着那柄伞,许久没说话。
我有点饿。民政局门口没有卖吃的的小推车,只有一排共享单车。雨把那些车淋得发亮。
“走吧。”我抬头对谢临川说,“先去吃饭,再回去。”“听你的。”谢临川笑了一下,
“附近那家云吞还想再试试吗?”“想。”这一次,出民政局的大门时,我没有回头。
我听见身后有一阵微弱的脚步声,像是有人想追上来,又停住。那大概是顾行知。
我没有确认。有些画面,只要一回头,就容易软下来。伞沿落下的雨水,
在我视线一侧形成一道模糊的水帘。谢临川在伞下,侧脸线条温和。“刚才里面,
有没有为难你?”谢临川问,“工作人员态度怎么样?”“挺好的。”我说,
“只是问了一句,离婚证还在不在。”“那就好。”谢临川点点头,“有我在,
谁都不能再把你逼到那个地方。”一句话,说得轻,但落在心里挺重。
我握紧他扶着我的那只手臂。指尖一点点用力。身后,民政局大门缓缓合上。
玻璃把大厅内的光亮隔绝在另一边。那里面还有一个男人,拿着复婚的号牌站在雨声里。
那个人三年前亲手递给我离婚证。那个人现在想把那张红本退回去。可民政局不收旧货。
我也不收。3云吞店的“家属会谈”云吞店人不少。中午饭点刚过一点,
油烟味和胡椒味混在一起,热气往上翻。我坐在靠墙的位置,
背后那面墙贴着早就褪色的“本店已消毒”小牌。桌子有点摇。谢临川坐在我对面,
把纸巾叠了几层垫在桌脚底下,试了两次,才让桌子安稳下来。“现在呢?
”谢临川用手指按了按桌角。“很稳。”我说。“稳一点,你吃起来才不容易洒。
”谢临川笑。我低头看碗。云吞上漂着一层细细的胡椒粉,汤色清亮,表面一圈葱花。
刚端上来时,我还没胃口。现在筷子伸进去,才发现饿得厉害。第一只云吞入口,汤一烫,
胃慢慢暖起来。手机在包里震了一下。那种一听就是熟悉的震动频率。不是外卖提醒,
不是系统推送。是那种“有人连着发了好几条”的震感。我没动。汤匙舀到一半,
汤面抖了一下,洒在碗沿。谢临川看了我一眼,视线很快扫过去。“顾行知?”谢临川问。
名字被点出来,反而没那么扎耳朵。“可能。”我把汤匙放回碗里,“他刚才看见你了。
”“我知道。”谢临川说。走出民政局那几步,我能感觉到身后有视线黏在我肩膀上。
谢临川应该也知道。“你要接吗?”谢临川问。“吃完再说。”我说。“好。”谢临川点头,
“那先吃。”谢临川很少追问。这是我愿意跟他走到民政局门口的其中一个原因。
我咬开第二只云吞。肉馅里有香菜。以前我会皱眉,现在竟然觉得挺香。
“刚才那个工作人员态度算不错了。”谢临川搅了搅自己的碗,“你有没有觉得松一口气?
”“有一点。”我想了想。“不像三年前那次,就像被推进一个压缩袋。”我说,
“人家拿着一张纸,就能把你这一整段人生折叠起来。”“现在至少不是别人替我折。
”我抬眼看他,“我自己折。”“那你折得很好看。”谢临川说。这话听着有点傻。
我却笑出来。笑完,心里那团糊成一块的东西,又翻了一下。“临川。”我放下筷子,
手心有点湿,“你真的不介意吗?”“介意什么?”谢临川抬头。“介意我是离过婚的。
”我看着他,“介意我前夫现在在旁边窗口排队问复婚。”这话说出口的时候,
我心脏抖得厉害。谢临川却笑了。那种笑不是敷衍,是认真觉得好笑。“栀栀。
”谢临川把筷子放下,十指交握,搭在桌沿,“如果我介意这些,我一开始就不会追你。
”“我追一个人,时间成本也挺高。”“我现在不算年轻了。”他补了一句。
我被他最后一句逗得怔了一下。“你才三十出头。”我说。“但你前夫更年轻,也更优秀。
”谢临川一本正经,“当初阿姨介绍的时候就是这么说的。”我愣住。“她还这么说?
”我问。“第一次吃饭那次。”谢临川点头,“阿姨跟我说,你离了婚,人很好,
就是脾气倔,嘴硬。”“然后阿姨叹气,说‘以前那个年轻人条件真的挺好,
只可惜不懂事’。”我握筷子的手慢慢用力。那顿饭我没在场。我只是后来听妈妈说,
见了个“稳重的男孩子”。没想到细节是这样的。“你妈夸他?”我有点不服气,“那你呢?
”“阿姨说我看着老实。”谢临川笑了一声,“她还问我,愿不愿意以后多哄着你一点。
”我想象了一下我妈说这话的语气,心里有点酸,又有一点暖。“那你怎么回答的?”我问。
“我说,我不喜欢哄人。”谢临川说。我抬眼瞪他:“还敢说。
”“我喜欢把事情提前说清楚。”谢临川继续,“以后吵架了,能解决的是问题,
解决不了的,我直接承认自己错。”“有时候不是谁对谁错。”我说。“那就看谁更在乎。
”谢临川看着我,“我可以在乎多一点。”一句“在乎多一点”,说得轻。落在胃里,
比云吞还烫。我拿纸巾擦了擦手。包里的手机又震了一下。这次震得时间久一点。
谢临川看了我一眼:“要不要先看一眼?”“你不介意?”我问。“你介意的话,就别看。
”谢临川说,“我是不介意。”我呛了一下。这种回答,有点绕。偏偏让我觉得舒服。
我把包拉开放在膝上。屏幕亮起来的那一瞬间,顾行知的名字占满了视线。“沈栀,对不起。
”“我在民政局门口。”“我知道我没有立场说这些。”“但我真的想跟你好好谈一次。
”“你离婚证还留着,我也留着。”“我们不一定要复婚。”“你先出来,
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最后那条消息发在一分钟之前。我想象了一下画面。民政局门口,
雨还在下。顾行知站在台阶边,手机一条条发过去,指尖冰凉。三年前,
台阶另一边站的是我。“他很有诚意。”我下意识地说。“对你有诚意,是一件好事。
”谢临川轻声道。“只是有点晚。”我把手机放到桌上,屏幕朝上,没急着回。“你不怕吗?
”我问。“怕什么?”谢临川喝了一口汤。“怕我一时心软。”我盯着桌面,
“说不定会跟他喝个咖啡,听他讲当年的事情,听着听着,就会觉得,我们还有可能。
”我说得很直。直到自己都有点难堪。谢临川没立刻接话。云吞店里广播放着旧歌,
歌词模糊成一团。“如果你心软,那说明你以前真的用心爱过。”谢临川想了想,
“这个我知道。”“我怕的不是这个。”“那你怕什么?”我抬眼。“我怕你委屈。
”谢临川说。“怕你被说服,跟他回去,不是因为你还爱他,是因为你觉得对不起谁。
”“你妈,或者过去那几年的付出。”“怕你拿自己赔一个了结。”这几句话,
把我的心事拆得干干净净。我突然有点想哭。鼻子发酸,眼眶热了一圈。
“你是不是心理咨询师兼职?”我哑着声音问。“我只是把你说过的话记得比较多一点。
”谢临川笑,“你前夫不记,我帮他记。”这句“我帮他记”,
好像有什么东西在中间接住了我。我把手机拿起,指尖停在输入框上。“顾行知。
”我敲出他的名字,停顿了一下,又一个字一个字往下打。“今天我不会再出来了。
”“你有话,可以之后发长文。”“但我不保证会看。”“我现在在吃饭。
”“对面坐着的是我要再婚的对象。”“你复婚排了多久的队,跟我没关系。
”消息一条条过去。对话框上方显示“已送达”。我合上手机,屏幕彻底暗掉。
谢临川没问我说了什么。“那碗云吞冷了,不好吃。”谢临川提醒,“再不吃,
我就帮你解决。”“敢动我的云吞,你也得再排一次民政局。”我拿起筷子,
“排‘单身登记’。”“那我怕我妈接受不了。”谢临川配合地叹气。配合得刚刚好,
不轻浮,也不沉重。我低头继续吃。汤还温着。胡椒味一点点从嗓子滑下去,
胃被撑得暖烘烘。这一顿饭,我吃得出奇地认真。连最后几颗葱花都没浪费。从云吞店出来,
雨停了。地面一片潮湿,天边撕开一条浅浅的亮缝。空气里有种洗过的味道。
“等会儿回你那边还是我那边?”谢临川问。“先回我那。”我说。“好。”谢临川点点头,
“晚上我把刚刚工作人员那张材料说明再帮你理一遍,你容易漏看。”“我自己会看。
”我嘴上这么说,心里其实松懈了一大半。“那你看完,我再检查一遍。”谢临川说。
把“再婚”这件事说得像检查合同。我反而觉得踏实。回去的路上,
车窗外那些被雨洗过的招牌闪个不停。红绿灯在前方一闪一闪,
我脑子里却在默默排列那张说明书上的每一条。离婚证、身份证、户口本。
前一次的婚姻登记证明。对方的无婚姻状况证明。我曾经恨透了这些东西。
这些东西像一把把小刀,把我生活割开细小的条目,再红章盖下去。现在我重新面对它们。
不是为了去找回谁。是为了把自己安顿在一个不那么晃的起点。车子停在我家楼下。
小区门口种的桂花树被雨打了一遍,香味被逼了出来。“晚上你要是又乱想,就给我发消息。
”谢临川在车里叮嘱,“不管多晚。”“你明天早上还有会。”我说。
“那就开着摄像头打瞌睡。”谢临川耸肩。“公司不要你。”我提醒。“没关系。
”谢临川看着我,“只要你要我就行。”这种话,很油。却偏偏正对我心口那块软肉。
我推开车门时,手机震了一下。这次不是顾行知。是我妈。“栀栀,今天民政局那边怎么样?
”“你爸问,要不要周末把小区那套老房子提前过户给你。”我盯着那条消息,
不自觉挺直了背。三年前离婚时,我妈一句“房子先别急”卡在喉咙里,说不出口。
现在话自己发了出来。我站在楼下,给我妈回了一句:“周末我有空。”手指停顿了一下,
又补了一句:“我想认真准备再婚这件事。”消息刚发出去,身后传来一阵短促的脚步声。
我回头。顾行知站在小区门口,身上那件白衬衫还带着没干透的潮意。民政局的号牌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他手里的一袋东西。透明塑料袋里,露出一角熟悉的包装。
那是我以前最喜欢吃的一家炸鸡店。“沈栀。”顾行知在门口停下,“我不知道你住哪一栋。
”“我就先在门口等。”“你不愿意见我没关系,我今天就站这儿。”“我欠你的,
不是一顿云吞。”我默默看着他。小区门口的保安从门房里探出头,看了我们一眼,
又缩回去。我深吸了一口气。给我妈刚发出去的那条消息,在屏幕上静静地躺着。
“周末我有空。”“我想认真准备再婚这件事。”我把手机扣在掌心里。抬脚,
朝小区里走去。经过顾行知身边的时候,我停了一下。“顾行知。”我说。
“我不会阻止你在门口站着。”“你要做什么,是你的自由。”“但你要记住一件事。
”顾行知抬眼看我。眼神里带着一点急切,好像抓到了什么缝隙。“民政局那边,
复婚要两个人一起排队。”我说。“再婚也要。”“我已经选好了排哪一队。
”“你再排多久,窗口都不会为你开在我这边。
”4老房子里的“再婚讨论会”周末很快到了。我妈办事向来干脆。消息发出去不到两天,
老房子那边就腾出时间,还专门在家炖了一锅汤。听那意思,不是普通的家庭聚餐。
是严肃的“再婚讨论会”。我拎着买好的水果上楼的时候,心口有点紧。
那套老房子在老小区里,楼道刷过漆,味道却没散干净。
墙上还贴着“防电信诈骗”的宣传单,斜着贴。我伸手把宣传单撕下一角,
掰平了再按回墙面。不知道为什么,做完这个动作,心里踏实了一点。门刚敲两下,
就被拉开。“这么慢?”我妈站在门口,围裙上黏着一点葱花,“临川已经到了。”“堵车。
”我把水果递过去,“哪儿都堵。”“嘴倒是挺利索。”我妈白了我一眼,接过袋子,
“鞋脱了,先去客厅坐。”客厅里,茶几上摆着瓜子和切好的苹果。沙发上坐着我爸,
腿上搭着一条旧毛巾,看球看到一半。谢临川坐在旁边,腰杆挺得很直。“叔叔。
”我叫了一声。“来了。”我爸按了遥控器,把电视静音,“你妈从早上就开始忙活。
”“就怕你说我们临时决定,弄得不正式。”我妈在厨房里插话,“你再婚这事,
也是人生大事。”“我听见了。”我说。其实不想听见。每一个“再婚”两个字,
都像有人拿带刺的东西在嗓子里划一下。“临川,刚刚我问你那几个问题,
你再跟栀栀说一遍。”我妈从厨房探出头,“让她心里有数。”“好。”谢临川点点头。
我坐下,膝盖离茶几有半拳的距离。谢临川看我一眼,语气平稳:“阿姨刚刚问我,
结不结婚有没有压力。”“你怎么回答的?”我问。“我说,压力肯定有。”谢临川很实在,
“但我看的是以后十几年、二十年,不是这一个本子。”“你妈又问我,
如果有一天你又离婚了,我打算怎么办。”他又转述了一遍,“我说,如果真走到那一步,
我会先反省自己。”我忍不住抬手按了按太阳穴。“我妈什么时候问得这么尖锐了?
”我小声嘀咕。“你妈问得挺正常。”我爸终于发声,“现在离一次的多,
离两次的也不稀奇。”“你妈怕你以后再受一次罪。”我爸把遥控器丢在茶几上,
目光落在我身上。“你上次离婚,我跟你妈心里都清楚。”我爸说,“那不是单纯性格不合。
”客厅空气一凝。我妈手里拿着勺子,从厨房门口慢慢走出来。“你爸说的对。
”我妈叹口气,“上次是我们软。”“顾行知那孩子,条件确实好。”我妈把实话摊开,
“当时看着前途光明,人又会说话。”“他妈那天来找我,我一时心软,就劝了你几句。
”我知道“那天”指哪天。那天我刚从加班的地铁上挤回来。我妈给我打电话,
说阿姨来家里坐坐,让我顺路回去一趟。后来桌上有茶,有点心,有漂亮的礼盒。
顾妈妈笑得温柔,手一直搭在我手背上。“孩子,人嘛,有时候要懂事一点。”她说,
“他现在事业关键期,婚姻是责任,也是枷锁。”“你这么懂事,将来可以遇到更适合的人。
”那次之后,我妈明显态度变了。再后来,就是那纸离婚协议书。“我那时候没站在你这边。
”我妈终于把这句话说出口。“我总想着,你年轻,重新再来一段也不难。
”“结果你那一年瘦成什么样子,我也看在眼里。”这些话,过去三年里,
我们从来没正儿八经说过。都被揉进“最近还好吗”“吃没吃饭”这种废话里。
现在被摊在茶几上,跟瓜子壳和果盘摆成一排。“这是过去的事了。”我吸了口气,
“你们只要现在站在我这边就行。”“我们能不能站在你这边,还得看你自己站哪边。
”我爸稳稳接话。“这次,你既然说要再婚,咱们就好好谈。”“第一件事,房子。
”我爸说到房子的时候,眼神清醒得厉害。“老小区这套,先过到你名下。
”我爸看一眼谢临川,又看我一眼。“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你至少有个稳的地方。
”这话说得很明白。“爸,这套房子你们住着呢。”我忍不住,“过给我,你们住哪?
”“你以为我们俩以后能爬几层楼?”我爸不以为然,“过两年就去郊区那边养老院。
”“这套房子空着也是空着,出租给别人不放心。”“过户费我跟你妈出不起,
但你再婚那边要是提条件,这一项我们先摆上桌。”我妈在旁边点头,
眼神里是那种“总算赶上一件事办明白”的坚定。谢临川坐得更直了一点。
“叔叔阿姨说的这件事,我尊重你们安排。”谢临川认真道,“不过我这边也有一点想法。
”“说。”我爸简单利落。“房子过不过户,都是栀栀父母的心意。”谢临川开口,
“但以后如果栀栀愿意和我重新组成一个家,我这边也会拿出一部分积蓄,买一套小一点的。
”“写谁的名字?”我妈这一句问得很直接。谢临川顿了一秒:“写她的。”我有点惊。
“那你呢?”我下意识问。“我又不缺这个名字。”谢临川笑了一下,
“我缺的是她愿意住进去。”这句话,把我妈说得愣了两秒。我爸故意咳了一声,掩着嘴,
把快要上扬的嘴角压回去。“先把话放在这儿,免得以后扯皮。”我爸道,“男方主动提,
那我们记着。”“叔叔记着就好。”谢临川点头。我在旁边,像个刚被点名的学生。
脑子里却不受控制地闪回另一幅画面。三年前,还是这个茶几。顾行知坐在这里。
那时顾行知刚升到部门负责人,西装笔挺,衬衫笔直。我妈切了水果,
问他对婚后房子的打算。“房子项目刚起步。”顾行知说,“首付还是我妈帮忙垫了一部分。
”“以后再说。”那时候,我也说“以后再说”。以为所有事情都可以往后拖,
只要两个人还在一起。现在想想,那句“以后再说”,把多少东西说没了。我手心微微出汗,
指尖在沙发边缘轻轻刮过。茶几上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顾行知的名字又跳出来。这一次,
他发的是一条很长的信息。从通知栏第一行就能看出那种“你看不看都先发完”的决心。
“顾行知?”我妈眼尖,“他还联系你?”“昨天民政局碰见了。”我说。整个客厅一静。
连电视上静音的球赛画面都显得有点尴尬。“他去干嘛?”我妈问,“离婚又离不了第二次。
”“去问复婚。”我说。我妈愣住。我爸皱眉。“他还要脸不?”我妈忍不住,
“当年是谁哭着喊着说事业要紧、婚姻拖累人?”“妈。”我拦了一句,“过去的事就算了。
”“过去没算的账,现在算。”我妈的语气难得硬,“你以为我这么容易被说动?
”“我这几天也在想。”我妈把勺子放到碗里,“要不是当年我软,
你也不至于一大把年纪再往民政局跑。”“你现在三十多岁怎么就一大把年纪了?
”我爸嘟囔。“对女人来说,很大。”我妈瞪他一眼,“你知道什么。”她说着,
又看向谢临川。“临川。”我妈叹了口气,“阿姨把话说前头。”“你是好孩子,
我看得出来。”她顿了顿,“可婚姻这事,光你是好孩子不够。”“栀栀上一次,
是我和她爸没站稳。”“这一次,只要她说要往前走,我们就站在她后面。
”“你要是以后哪天觉得后悔,或者你妈又来找我说什么,我不会再劝她第二次。
”“我会直接叫她把自己的东西拿了走人。”这一大段话说完,我妈自己都怔了一下。
可能也没想到,自己能说得这么绝。谢临川认真听完,点头:“阿姨放心。”“如果有一天,
我妈来找你说这种话。”谢临川说,“你直接把她赶出去。”“那是我不孝,
你跟栀栀没关系。”我被这一句逗得鼻子一酸。“真赶得出去?”我问。“你妈都赶得出去。
”我妈插话,“你当年咋没把顾行知他妈赶出去?”我一噎。我的确没赶。我端着茶杯,
手指抠着杯沿,脑子忍不住往过去拐。那天顾妈妈走的时候,
握着我的手说:“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也可以找阿姨。”结果后来唯一一次“帮忙”,
就是帮忙把离婚证盖章。“我不怪她。”我低声说,“那是她儿子。”“你不怪,
她就会以为这一套在哪儿都能用。”我妈语气里有一点悔意。“那我现在学。”我说。
“学会什么?”我爸看过来。“学会不再替别人找理由。”我把茶杯杯沿抠出一道浅痕。
“学会听到‘为了你好’四个字,就先问一句‘为了谁好’。”客厅里安静了几秒。
谢临川轻轻笑了一下:“那以后你要是觉得我也在打着‘为了你好’的旗号控制你,
你也得这么问。”“你敢?”我瞥他一眼。“那我不敢。”谢临川举了举手,
“我就打着‘为了我自己’。”“我想跟你过日子,为了我自己。”这人有时候说话真讨打。
偏偏讨打得很到位。我妈忍不住笑出声,又假装咳嗽,端起桌上的汤碗。“汤好了,吃饭。
”我妈转身往厨房走,“边吃边聊。”吃饭的时候,桌上一直绕不开一个话题。再婚的时间。
“阿姨觉得,不用太急。”我妈说,“领证不在于早晚,关键是你自己心里踏不踏实。
”“先把材料备齐,日子慢慢挑。”“我看民政局那个说明书上写得挺清楚。
”我爸把纸拿起来,戴上老花镜,“户口本、身份证、离婚证……”“离婚证在不在?
”我爸突然抬头,“别跟纸壳子混一起丢了。”“在。”我说。“不过……”我顿了一下,
“那本离婚证,可能还在我前夫那边压着一份。”三年前办手续的时候,为了方便,
一人一本。我那一本一直没丢,另一份在他手里。我妈冷笑了一声:“他留着干嘛?
”“不知道。”我说。“也许当成一种战利品。”桌下我的手机震了一下。
顾行知的长文终于发完。通知栏上那几行预览像一大块压下来的石头。“栀栀。
”谢临川叫了我一声,“吃虾吗?”他把剥好的一只虾放到我碗里。指尖沾着一点汤汁,
指节上有几道细小的红印。“谢谢。”我回神。我把手机屏幕向下扣住。长文待会儿再看。
不急。这顿饭,先吃完。饭后,我在阳台上站了一会儿。老小区楼下的小卖部门口有人打牌,
声音从风里飘上来。我妈在厨房里刷碗,水声哗哗的。谢临川在客厅陪着我爸看电视,
偶尔附和两句。画面跟三年前有点相似。唯一不同的是,沙发上的人换了。
我靠在阳台栏杆上,终于打开手机。顾行知发来的消息,几乎占满一屏。“沈栀,对不起。
”“我知道这个词很廉价,你应该听烦了。”“但我今天还是想解释一下当年的事情。
”“离婚不是我一个人的主意。”“公司那边给我机会,我妈又一直劝。
”“我当时确实认为,婚姻会拖累我。”“现在想想,是我根本没准备好成为一个丈夫。
”“离婚这些年,我也没过得多好。”“事业是有了一点,可我每天回家,家里只有我妈。
”“她有时候会提起你,说如果当时我再坚持一下,可能就不至于走散。”“我现在很后悔。
”“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我发现,身边那些曾经觉得没那么重要的细节,
都变成了我现在最想抓住的东西。”“你生病的时候,我没请假去陪你。”“你工作加班,
回家发现家里只有冷菜。”“你说加油我就以为你能撑过去。”“我以为你那么坚强,
什么都不在意。”“后来才知道,不在意的是我。
”“我不会说什么‘你回来我们从头再来’这种话。”“我知道你已经有了新生活。
”“只是今天在民政局看见你,我更确定了一件事。”“我还爱你。”“这种爱来得太迟,
你可以不接受。”“但我希望你知道,我不是没心没肺。”“我只是反应太慢。
”信息最下面,还有一条新发的。时间是五分钟前。“我在你家小区门口。”“炸鸡凉了。
”“你要是不想吃,我就丢了。”“你要是愿意见我一面,我什么要求都不提。
”“你说什么,我就听什么。”字很多。解释很多。悔意也很多。只是这一次,
我没有立刻被拖着走。“在看什么?”身后有轻轻的脚步声。谢临川走上阳台,
手里拿着一杯温水。“长文。”我把手机递给他看。“你介意?”我问。
“你手机密码都告诉过我了。”谢临川接过去,“现在问这个,有点晚。”他说完,低头,
看完那一整屏文字。整个过程,他的表情平静,只在某个段落轻轻挑了一下眉。“看完了吗?
”我问。“看完了。”他把手机还给我,“写得挺真诚。”“那你不担心?”我笑了一下,
“你情敌这么用心。”“他是你前夫,不是我情敌。”谢临川说。
“情敌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人。”“现在这条线,是你自己画的。”“你要是擦掉重画,
我才算输。”这种逻辑,听着挺气人的。偏偏把问题丢回我脚边。我握着手机,
指尖抵着屏幕边缘。“那你希望我怎么回?”我问。“我希望你怎么回都行。”谢临川说,
“只要你回的时候,不是替他找借口。”“你可以骂他,可以说你不想再听他解释。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