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茧中蝶西安迷局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8-14

第一章 网线那头的“缘分”西安的六月已经带着灼人的热气,傍晚的风卷过城中村的窄巷,

混着路边小吃摊的油香和垃圾桶的馊味,扑在柳青阳脸上。他刚从汽修厂下班,

蓝色工装裤膝盖处蹭着片黑油,手里攥着个掉了漆的搪瓷缸,

里面是冰镇的酸梅汤——这是他在这座城市里,为数不多能找到的便宜慰藉。

手机在裤兜里震了震,是弟弟柳青峰的视频电话。屏幕里立刻跳出张黧黑的脸,

背景是河南工地的活动板房,风扇在头顶呼啦啦转,声音吵得像台破鼓风机。“哥,忙完了?

”柳青峰的声音透过电流,带着点失真的沙哑。“刚下班,”柳青阳找了个树荫蹲下,

“你那边咋样?监理的活儿还顺手不?”“嗨,就那样,盯着工人别偷工减料呗。

”柳青峰挠了挠头,镜头晃了晃,“对了哥,跟你说个事儿。我网上认识个姑娘,人挺好的,

说想介绍给你。”柳青阳嗤笑一声:“网上的?靠谱吗?你可别让人骗了。

”他比弟弟大五岁,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这些年,对“网上认识”这四个字天生带着警惕。

“靠谱靠谱!”柳青峰赶紧摆手,“她叫张红梅,我跟她聊了小半年了,人特实在,

说自己在西安西关开了家植发工作室,离你那儿不远。我想着你也老大不小了,

在西安一个人……”“打住打住,”柳青阳打断他,“我这条件,人家能看上?

”他在汽修厂一个月挣六千多,除去房租和生活费,攒不下多少,至今没谈过正经恋爱。

“哥你别妄自菲薄啊,”柳青峰急了,“人家不是那物质的人,就想找个踏实过日子的。

她说看了你照片,觉得你挺稳重的。要不你们先聊聊?就当交个朋友。

”柳青阳看着弟弟眼里的真诚,心里软了软。弟弟在工地不容易,一片好心,

拒绝了显得自己太不近人情。他叹了口气:“行吧,你把我微信推给她,我应付两句。

”挂了电话没多久,微信就弹出个好友申请,头像是个穿白色连衣裙的女人,

站在一片花丛前笑,眼睛弯成两道月牙,看着挺干净。验证消息是:“你好,我是张红梅,

青峰的朋友。”柳青阳点了通过。“你好,柳青阳。”他先发了条消息,附带个握手的表情。

“你好呀,”对方回得很快,“常听青峰提起你,说你在西安修车,技术特别好。

”这话听着舒服,柳青阳嘴角微微翘了翘。他没怎么跟女生聊过天,一时不知道说啥,

就回了句“还行,混口饭吃”。张红梅却像打开了话匣子,从西安的天气聊到街角的老店,

又说起自己开植发工作室的事儿。“现在年轻人压力大,掉头发的多,我这生意还行,

就是忙点,有时候得盯到半夜。”她发了个疲惫的表情,后面跟着句,

“不过看着客户做完头发,重新变精神,挺有成就感的。”柳青阳看着屏幕,

想象着她忙到深夜的样子,心里莫名生出点好感。他开始跟她聊自己的工作,

说今天修了辆跑了二十万公里的捷达,变速箱难拆得要命;说上次帮一个老太太拖车,

对方硬塞给他一兜自家种的西红柿。张红梅听得很认真,总能接住话茬:“修车肯定累吧?

满手油污,夏天还热。”“老太太好淳朴啊,这样的小事最暖人心了。”一来二去,

两人聊得越来越投机。张红梅从不问他存款多少,也不提房子车子,就聊日常,聊喜好。

柳青阳发现她跟自己一样,喜欢吃巷口那家的油泼面,喜欢看老派的功夫片,

甚至连讨厌香菜这点都一样。“感觉跟你聊天,像认识了好多年似的。”一次深夜聊天,

张红梅发来这么一句。柳青阳的心跳漏了一拍,他盯着屏幕看了半天,回了句:“我也是。

”这之后,两人的关系明显近了。张红梅会给他发工作室的照片,

虽然都是些角落——消毒水的瓶子,整齐的工具台,墙上贴着“诚信经营”的标语。

柳青阳越发觉得,这姑娘踏实,靠谱。聊到快两个月的时候,

张红梅发消息:“青峰总说你人好,我也觉得挺投缘的。要不……我们见一面?

我在西关这边,离你那儿不远。”柳青阳的心跳又开始加速,他对着镜子理了理头发,

回了个“好”。第二章 见面,升温,借钱约定见面的地方在西关一家商场的咖啡馆。

柳青阳提前半小时到了,选了个靠窗的位置,手心有点冒汗。七点整,

一个穿着浅蓝色衬衫、牛仔裤的女人推门进来,四处张望。柳青阳一眼就认出来了,

是张红梅,比照片上更清瘦些,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眼睛很亮,笑起来的时候,

眼角有颗小小的痣。“柳青阳?”她走到桌前,声音比微信里更温柔。“是我,张红梅?

”柳青阳站起来,有点局促。“嗯,”她在对面坐下,叫了杯柠檬水,“不好意思,

刚工作室有点事,来晚了几分钟。”“没事,我也刚到。”一开始有点尴尬,

两人都不知道说啥,只能低头搅着杯子。还是张红梅先开了口:“你比照片上看着高,

也壮实点。”柳青阳笑了:“你也比照片上看着……更精神。”这话逗得张红梅笑起来,

眼角的痣跟着动:“天天在工作室忙,精神都是硬撑的。”她顺势聊起工作室的事,

说最近来了个客户,头顶秃得厉害,

做完植发后特意送了面锦旗;说隔壁店的老板娘总来借东西,人挺热情。柳青阳安静地听着,

偶尔插一两句。他发现张红梅说话的时候,眼神很真诚,不像骗人的样子。

而且她对西关这边很熟,哪家的凉皮好吃,哪个巷子能停车,说得头头是道。

第一次见面聊了一个多小时,结束时张红梅说:“我工作室就在前面那条街,不远,

下次有空带你过去看看?”“好啊。”柳青阳满口答应。接下来的半个月,他们又见了三次。

第二次是在电影院,看了部新上映的喜剧片,张红梅笑点很低,笑得直拍他胳膊,力道不大,

却让柳青阳心里痒痒的。散场后走在路边,晚风习习,

她忽然说:“你身上有股淡淡的机油味,挺好闻的,踏实。”柳青阳的脸一下红了。

第三次是吃火锅,张红梅不太能吃辣,却陪着他点了鸳鸯锅,

自己小口小口吃着清汤那边的菜。柳青阳把煮好的不辣的毛肚夹到她碗里,

她抬头冲他笑:“谢谢,你挺细心的。”第四次见面,是在一家奶茶店。张红梅喝着喝着,

忽然叹了口气,眉头皱起来。“怎么了?”柳青阳问。她犹豫了一下,

说:“其实……有点事想麻烦你。”“你说。”“我工作室进了批新的仪器,

钱有点周转不开,供应商催得紧,还差五千块。我跟朋友开口不太好意思,

想着……你能不能先借我一下?过几天回款了就还你。”她说着,眼神有点闪躲,

带着点不好意思。柳青阳愣了一下。五千块不算少,是他大半个月的工资。

但看着张红梅那为难的样子,想起这两个月的相处,她的真诚,她的体贴,

话到嘴边的犹豫又咽了回去。“没事,”他掏出手机,“我转给你。”“真的?太谢谢你了!

”张红梅眼睛亮起来,双手合十,“我过五天,最多一周就还你!”“不急。”柳青阳说着,

已经把钱转了过去。他看着张红梅感激的样子,心里没别的想法,就觉得帮朋友是应该的。

那天分别的时候,张红梅特意抱了他一下,很轻,像一片羽毛落在身上。“柳青阳,

你真是个好人。”柳青阳回家的路上,脚步都轻快了不少。他觉得,这大概就是缘分吧。

第三章 带你“了解”我的工作钱借出去后的第四天,张红梅没提还钱的事。柳青阳没催,

觉得人家可能真的周转不开。第五天晚上,张红梅约他见面,说在西关一个小区门口等他。

柳青阳到的时候,看到她站在路灯下,表情有点严肃,不像平时那样爱笑。“怎么了?

”柳青阳走过去。“柳青阳,”她看着他,语气很认真,“我们认识也两个多月了,

我觉得你是个靠谱的人。今天找你,是想跟你说点正经事。”“你说。

”柳青阳心里有点打鼓。“你一直以为我是开植发工作室的,对吧?”张红梅顿了顿,

“其实……那只是一部分。我真正在做的事,比开工作室赚钱多,也有前景多。

”柳青阳愣了:“啥意思?”“我不是故意骗你,”她赶紧解释,“一开始怕你不理解,

就没说实话。现在觉得你信得过,想问问你,有没有兴趣了解一下我真正的工作?

”柳青阳的警惕心一下冒了出来。他想起以前听说过的那些骗局,先处关系,再拉人入伙。

但看着张红梅真诚的眼睛,又觉得自己可能想多了。“是什么工作啊?”他试探着问。

“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张红梅笑了笑,试图缓和气氛,“就在前面那栋楼里,

有专门的人给你讲,你听一听,觉得行就了解了解,不行也没关系,就当陪我走一趟,行吗?

”她的语气带着点恳求,柳青阳看着她,又想起那五千块钱,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

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变成了:“……行吧,我去听听。”张红梅明显松了口气,

拉着他往小区里走。那是个老小区,楼道里没灯,黑乎乎的,脚下的台阶坑坑洼洼。

张红梅熟门熟路地在前面带路,拐了两个弯,停在三楼一扇门前,敲了敲门,

里面传来个女人的声音:“谁啊?”“是我,红梅。”门开了,

一个穿红色上衣的中年女人探出头,看到柳青阳,眼睛亮了一下,

笑着说:“红梅带朋友来了?快进来。”屋里亮着灯,摆着几张塑料凳子,

二十来平米的客厅里,已经坐了七八个人,男女老少都有,正围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

看到柳青阳进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看得他浑身不自在。“这是我朋友,

柳青阳,来了解了解我们的事业。”张红梅介绍道。“欢迎欢迎!

”红衣服女人热情地拉他坐下,递过来一杯水,“我们这都是正经事,专为普通人谋福利的。

”那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清了清嗓子,开始说话。他穿着件白衬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语气很有煽动性:“各位兄弟姐妹,今天我们继续聊聊‘资本运作’的魅力!

可能有人刚接触,觉得这是传销,是骗局——我告诉你们,错!大错特错!

”他猛地一拍桌子,柳青阳吓了一跳。“我们这叫‘连锁经营’,国家暗中扶持的项目!

你看这位大姐,”他指向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以前在农村种地,一年到头攒不下两万块,

加入我们,现在月入过万!还有这位小兄弟,”他又指向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

“刚毕业找不到工作,现在跟着我们干,马上就要升经理了!”被指到的人立刻站起来,

脸上堆着笑,说自己以前多不容易,现在多风光,感谢这个“平台”,感谢“领路人”。

柳青阳越听越不对劲。什么“投入六万九,两年回报一千零四十万”,什么“发展三个下线,

就能坐享其成”,这些话像听天书一样,玄乎得离谱。他偷偷看了眼张红梅,她听得很认真,

时不时还点头。“……所以说,机会是留给有眼光的人的!”男人最后总结,“柳青阳兄弟,

你觉得我们这事业怎么样?是不是比你修车有前途多了?”所有人的目光又齐刷刷地看向他。

柳青阳喉咙发紧,干笑了两声:“我……我第一次听,还不太懂。”“没事没事,

”红衣服女人笑着说,“多听几天就懂了,我们这天天都有课,你明天再来听听?

”张红梅也看着他:“是啊,再听一天吧,说不定就明白了。”柳青阳心里一百个不愿意,

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不好直接拒绝,只能含糊地说:“再说吧,我明天不一定有空。

”那天离开的时候,已经快十点了。走在漆黑的楼道里,柳青阳没说话,

张红梅也没像平时那样找话题。快到小区门口时,她说:“别多想,真的是好机会,

我才想让你了解的。”柳青阳“嗯”了一声,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沉甸甸的。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