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艺术街溜子的崩铁之旅

第2章 开拓星神

发表时间: 2025-11-03
轩曦(伏轩)的动作猛地僵住。

那即将点化死寂星辰的神力,如同被按下了暂停键,悬停在虚无之中。

属于星神轩曦的浩瀚意志冰冷地审视着体内这丝顽固的杂质。

一个凡人?

一个连自己星球都未曾踏出的渺小存在?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艺术至高概念的亵渎与污染。

神性的本能发出无声的咆哮,要将这蝼蚁般的意识彻底抹除、净化,重归纯粹。

但属于伏轩的那部分意识,却在神性的重压下爆发出前所未有的韧性。

他死死抓住那些凡尘的记忆,那些柴米油盐的烟火气,那些熬夜加班的疲惫感,那杯廉价咖啡的苦涩味道……这些构成了他作为“人”的全部坐标。

他不要成为冰冷的宇宙法则!

他不要忘记自己是谁!

“我是……伏轩……”他艰难地在神性的海洋里维持着一点意识的清明,像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艺术……不该是这样的……高高在上……点石成金……那不是创造……那是……施舍……是……”他混乱地表达着,试图用凡人的逻辑去框定神明的权能。

神性冷漠地碾压过来,要将他这点微弱的抵抗连同那些低贱的记忆一同粉碎。

就在这意志拉锯、存在根基剧烈动摇的恐怖时刻,那缕曾救过他的歌声碎片,再次幽幽地飘了过来。

这一次,轩曦(伏曦)以星神的位格,听得更清晰了。

那歌声……并非出自什么伟大的艺术家之手。

它来自一个濒临灭绝的原始部落,一个母亲在战火焚烧家园的夜晚,抱着瑟瑟发抖的孩子,望着被浓烟遮蔽的星空,用沙哑的喉咙哼出的不成调的旋律。

没有复杂的配器,没有高深的技巧,只有最原始的音节,最朴素的情感——恐惧、绝望、以及……对怀中生命的、无法熄灭的爱与守护的祈愿。

这歌声如此微弱,如此不完美,在浩瀚的艺术命途长河中,连一朵微小的浪花都算不上。

它甚至无法阻止部落的毁灭,无法改变那孩子或许早己注定的悲惨命运。

然而,就在这渺小、脆弱、注定被宏大宇宙叙事所忽略的歌声里,伏轩的意识却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首达灵魂深处的……共鸣。

那是艺术最本真的源头——表达。

用有限的形式,传递无限的心绪。

不是为了永恒,不是为了震撼,仅仅是因为……“我”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我”需要说出来。

神性冰冷的碾压骤然一滞。

轩曦(伏轩)庞大的意志核心,如同精密运行的星图被投入了一颗不规则的陨石,发生了微妙的偏转。

星神轩曦的绝对神性,与凡人伏轩那份源于共情的理解,在这一刻,因为这缕微弱歌声的触动,发生了第一次并非你死我活,而是……审视的交汇。

神性在衡量:这渺小的表达,其价值何在?

它如此易逝,如此粗糙。

人性在呐喊:这就是价值!

因为它真实!

因为它来自活生生的“人”!

短暂的、几乎凝固的沉默笼罩了这片死寂的星空废墟。

良久。

那悬停在虚空之中,足以重塑星辰的神力,如同退潮般,无声无息地收敛了。

轩曦(伏轩)缓缓地……低下了祂无形的头。

祂的目光落向脚下这颗死亡星球焦黑的大地。

不再是俯瞰一件有待雕琢的冰冷材料,而是……凝视。

神性的力量依旧磅礴,但驱动它的核心,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源自伏轩的迟疑和探寻。

他(祂)不再试图去创造一个辉煌的艺术奇观来覆盖这伤痕累累的废墟。

相反,他(祂)的力量开始以一种极其精微、近乎谦卑的方式向下渗透。

如同最耐心的考古学家,用最柔软的毛刷拂去千年积尘。

神性的感知拂过冰冷岩石深刻的裂痕。

那裂痕的形状,不再仅仅是地质运动的产物,在星神超越时间的视角下,它仿佛凝固了星球崩毁瞬间那惊天动地的绝望嘶吼。

裂痕的走向、深度、边缘细微的崩碎纹理,都构成了一幅无声的、惨烈的末日浮雕。

感知拂过一片奇异的玻璃化平原。

那是能量武器瞬间高温熔融大地形成的疤痕。

光滑如镜的黑色表面,倒映着上方扭曲破碎的星环残骸。

倒影本身,就成了一种扭曲的、令人心悸的风景画。

感知拂过一尊只剩下半截的巨大雕像。

雕像的材质是一种坚硬的合金,上半身早己湮灭在能量风暴中,只剩下断裂的腰部和一只踏在基座上的巨足。

断口狰狞,金属呈现出熔融后又急速冷却的怪异纹理。

这只孤零零的巨足,以一种荒诞又悲怆的姿态,踩在焦土之上,无声地诉说着一个文明戛然而止的傲慢与脆弱。

轩曦(伏轩)沉默地行走在这片巨大的坟场。

祂没有动用神力去修复任何东西。

祂只是看,只是听,只是感受。

用星神的位格,去体会那些早己消逝的生命,在这片大地上留下的最后痕迹中所蕴含的、属于他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表达。

那些痕迹本身,就是艺术。

是毁灭的艺术,是绝望的艺术,是文明墓碑上最原始、最深刻的铭文。

这种体验,这种理解,对星神轩曦而言是全新的、陌生的。

它不再是对概念的绝对掌握和运用,而是对己逝之物的……解读和共鸣。

驱动祂行动的,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性意志,而是混杂着伏轩那份属于凡人的、对故事和情感的本能探求。

神性的冰冷外壳,似乎裂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

轩曦(伏轩)的行走是宇宙尺度的凝滞。

祂的感知如无形的潮水,漫过那些巨大、扭曲、死寂的星舰残骸,拂过行星地表上被能量风暴犁出的、深可见地核的沟壑,渗入那些凝结着极致恐惧或空洞麻木的文明结晶。

最后一座图书馆的石板上刻着未完成的史诗,一座广场中央的雕塑群保持着仰望天空的绝望姿态,甚至是一块合金板上,被高温瞬间熔印下的、某个生命最后的、无意义的抓痕。

这些不是需要修复的错误,也不是需要归档的数据。

它们是诉说,是生命在绝对终结前,以整个文明为画布,以毁灭为刻刀,留下的最原始、最惨烈、也最深刻的表达。

伏轩那属于人的部分在灵魂深处震颤,一种陌生的、冰冷的、却又带着奇异美感的艺术冲击着祂星神的位格。

祂不再是概念的主宰者,而成为了一个阅读者,一个试图理解墓碑上泣血铭文的过客。

神性的冰冷外壳,那道因解读与共鸣而产生的细微裂缝,似乎有微弱的光芒渗透进来——那是属于伏轩对故事永不满足的好奇,对情感本能的探寻。

就在祂沉浸于这死寂宇宙的交响,试图从毁灭的残骸中拼凑出逝去文明的灵魂轮廓时,一个截然不同的存在感闯入了这片坟场。

并非毁灭的余烬,而是……”开拓“的气息。

津ICP备2023000462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