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城市,像一头刚刚咬碎一根网线的灰色怪兽,电流与效率在大街小巷无声流窜。
游霆达拖着行李箱穿过金属探测门,稀奇古怪地望了望那大大的“新纪元日报社”红色logo——像极了正准备改头换面的老派人,想努力时髦但总有点脱节。
他汗津津地擤了下鼻子,左手攥紧一封调令,右肩的旧相机像在审视这栋楼的每一扇窗。
“说好的新闻地狱,怎么连楼道都闻不到硝烟呢?”
他低声自嘲一句,推开编辑部的大门。
屋内冷气凛冽,午间光线透过百叶窗铺成斑驳,在偌大的开放式工位间跳跃。
游霆达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墙的奖状和旧媒体时代的报刊剪影,像在对着所有新来的菜鸟挤眉弄眼,笑你天真。
正对门坐着的是韩雪怡。
他们初见的景象毫无诗意:电脑屏幕猩红爆闪,韩雪怡口中像踩了油门:“谁删了我的稿?
版面组脑子进水了?”
游霆达下意识站住脚,像第一次进城的小学生,支支吾吾:“那个……请问,‘深度调查组’怎么走?”
韩雪怡没抬头,手机和键盘噼啪齐飞。
“十点钟方向,顺着苦脸最多的那排走。
新人?
工号多少?”
“01985。”
诡异的安静下溢出一丝莫名自豪。
“哦,‘新闻即真相’那届的新人。
行,快去领电脑,麻烦别踩电线。”
说完,韩雪怡推开桌上一摞难以分辨底色的材料,嘴里嘟囔着继续盯屏幕,见缝插针地盯着墙上一行标题:《算法与真相的拉锯》。
游霆达努力收摄自己的稚气,溜达到组长工位,眼光悄悄扫视着周围:一排年轻记者正低头在AI内容监控系统前,小声哀怨:“怎么又被机器判定‘流量不足驳回’?”
旁边的老编辑闷头改广告稿,偶尔冒出一句:“现在爆款才是真理!”
就在这时,编辑部门又被推开。
走进来的是卓翔宇——这位头发向后梳得一丝不苟,西装斜着扣,手里还捏着一根趁早就被批准抽完的电子烟。
只见他边走边打趣:“小游来了?
坐好了,第一天别觉得自己能改变世界,三天后能保住这份工就算你祖上积德。”
办公室忽然一笑,连监控系统的提示音都懒得再嘲弄人一会儿。
游霆达自觉地坐到工位上,刚打开电脑,工位系统跳出“新闻选题库”页面,屏幕中央一条大红字:“近日,各界关注的‘春创优选’数据造假事件持续发酵,深度报道组人员速来会议室。”
他下意识抬眼,正与韩雪怡的视线碰撞。
那感觉像一节未接通电源的地铁,两人明明擦肩,却在空气中划出一道无形火花。
会议室的灯光分外冷白。
卓翔宇靠着椅背,露出惯常的讽刺式微笑:“咱们家的流量还活着,就看看能不能借这波热潮冲一冲KPI。
消息、数据、线人、背景……动作快点,别让自媒体那帮搞算法割韭菜的抢去了风头。”
秦素鲁把一大摞数据报告摊在桌上:“我们得有社会利润,也得给资本利润。
商业化可以,但我们得守点底线。
韩雪怡,带小游一块,你们两个别闹笑话,卷起袖子干活。”
室内沉下两秒。
韩雪怡忽然笑了,笑得像她文章里那些嘲弄社会规则的小讽刺:“行啊。
新同事,怕八卦流量里淹死人吗?”
游霆达抿嘴,搓搓手心的汗:“不怕。
新闻理想不怕流量,只怕假话太多。”
这句话让几个人都不由扬眉。
分组结束。
游霆达紧张地攥着本子跟着韩雪怡走出会议室,一路上试图打破尴尬:“韩编辑,‘春创优选’内幕你掌握多少?
我刚关注了下,网上自媒体那边曝的料五花八门,全是截图扒皮。”
韩雪怡步履飞快,嘴里的话却透着一股老练:“扒皮是前调,真料才是余韵。
有数码审计出来说数据全假,但某大企业公关己经买下了几拨自媒体,把风向搞糊。
现在读者只管看热闹,没人在意数据是真是假。”
游霆达愣了下,这种现实冲撞得他有点措手不及:“但我们不还是要核实嘛?”
韩雪怡侧头笑问:“你上大学那阵十二点宿舍熄灯,是用足够亮的台灯坚持看教材,还是安心睡觉?”
游霆达想了五秒,一脸认真:“我翻过墙找外卖,顺便把热搜刷了一圈。”
韩雪怡终于被逗笑了,罕见地露出松弛:“挺好。
你有点新闻人的觉悟,起码知道哪里热闹,哪里是入口。”
说罢招手把游霆达拉进资料库,只见屋内一侧贴着某社交平台热帖排行榜,另一侧却是厚厚的举报信和查证笔记。
两人被分配调查采访线索。
韩雪怡指着几封匿名邮件:“这些是网友曝料里的蛆,得把真伪挑出来。
你先盯住最近那条‘团队跑路’消息源,我接进货渠道那头。
别怕累,怕的是没料。”
游霆达点头,心底莫名升起一种既刺激又紧张的感觉,古怪得像刚端热锅烫手的馄饨:新媒体让假消息疯跑,真新闻却像被慢板拉紧的旋律,只有等人细心追索。
他很想问一句“坚持是不是有用”,但嘴唇动了动,最终只轻声回了一句:“明白。”
正当他们全情投入分析时,队伍旁边另一组的舒柏文闯了进来。
他神色兴奋地一挥手机:“前台舆情算法刚抓到‘同城热搜’三百西十五位新线索,咱要不要蹭一波热度?
算法抓出来的数据都是爆点啊!”
韩雪怡嗤笑,却收敛了点火气:“抓热度没人反对,但别把我们稿子给卷成二手自媒体。
真有料再讲。”
舒柏文对游霆达笑了下:“兄弟,数据才是金矿,有没有兴趣一起刷算法?
我们后台能自动筛爆款词库,多‘投喂’点热词,包准点满浏览。”
游霆达摇摇头:“真相和爆点又不是捆绑出售的,有时候还对着干。”
两人一静,空气像突然被无形流量分割成不同价值观的气泡。
待到傍晚,大楼外霓虹网格闪烁,编辑部灯火不熄。
各组分头核查,新闻人的夜里己经收缩成几条目光和几页报告,却意外多了一丝旧时代的坚持——以及进门时那些墙上的报刊剪影,似乎也在夜色中变得更有意义。
游霆达盯着电脑,“春创优选事件采访提纲”标题下,光标微微闪烁。
他用力敲下第一个字,重新找到自己的呼吸节奏,仿佛没入信息浪潮的起点,己然无可回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