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辰猛地从硬板床上坐起,胸口剧烈起伏。
鼻尖萦绕着老式蚊香和樟木箱混杂的独特气味,眼前是斑驳的石灰墙,墙上贴着略微发黄的“先进生产者”奖状,一台老旧的电风扇正吱呀呀地摇着头。
他愣住了,下意识摸向枕边——那里没有手机,只有一本卷了边的《数理化自学丛书》。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他,苏辰,二十一世纪的芯片领域顶尖科学家,一场意外,竟然回到了1980年夏天,这个十七岁,刚刚参加完高考的苏辰身上!
“辰辰,醒了吗?
快出来,有你的信!”
门外传来母亲魏红带着压抑不住喜悦的呼唤。
信?
这个时间点……苏辰一个激灵,赤脚跳下床,拉开房门。
狭窄的客厅里,父亲苏卫国手里正捏着一个牛皮纸信封,手指微微颤抖,脸上是难以置信的激动。
母亲则在一旁搓着围裙,眼眶泛红。
“爸,妈……”苏辰的声音有些干涩。
“儿子!
考上了!
京城大学!
物理系!”
苏卫国一把将信封塞到苏辰手里,声音洪亮得能掀翻屋顶,“你是状元!
咱们省的理科状元!
县教育局领导亲自送来的!”
牛皮纸信封触感粗糙,上面红色的铅字格外醒目。
苏辰深吸一口气,打开了信封。
那张薄薄的录取通知书,此刻重若千钧。
前世的他,凭借努力走出小城,最终站在了科研前沿。
如今重活一世,带着领先时代数十年的知识与眼光,他看到的,不仅仅是这一纸通知书。
他看到了未来西十年科技浪潮的奔涌,看到了华夏大地从积弱到腾飞的轨迹,也看到了这个年代特有的机遇与风险。
“好!
好!
光宗耀祖啊!”
苏卫国用力拍着儿子的肩膀,眼眶湿润,“我这就去割肉,咱们今晚吃红烧肉!
再请街坊邻居都来沾沾喜气!”
魏红则己经开始规划:“户口得赶紧迁,听说京城冬天冷,得给你做床新棉被……”看着欣喜若狂的父母,苏辰心中暖流涌动,但更多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前世,他专注于科研,虽功成名就,却总觉有些遗憾,未能更早地为国家在一些关键领域奠定基础。
这一世,他回来了,就在这个万物复苏的起点。
“爸,妈,”苏辰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除了红烧肉,能帮我买几本最新的《无线电》杂志吗?”
苏卫国和魏红都是一愣。
儿子这反应,是不是太淡定了点?
而且,这时候要《无线电》杂志干嘛?
苏辰没有解释。
他知道,1980年,大洋彼岸的英特尔推出了8088处理器,个人计算机的时代曙光初现。
而国内的半导体产业,正处在萌芽与封锁的关键节点。
这纸通知书,是他改变个人命运的起点,但绝不是终点。
他要走的,是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一条能让他将脑中那些超前的知识,更快、更首接地转化为推动时代前进力量的路。
窗外,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阳光炙热而明亮。
苏辰握紧了手中的通知书,目光仿佛穿透了斑驳的墙壁,投向了那片更广阔、正等待着他去书写波澜的天地。
他的1980,他的黄金时代,正式开始了。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