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临海市另一端的城中村早己苏醒。
狭窄的巷道里,晾衣杆横七竖八地伸着,挂满了各色衣物。
早点摊的油烟味、公厕的异味、潮湿的霉味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与沈清澜所在的顶级豪宅区截然不同的生活气息。
陈晓玥在一栋老旧居民楼的隔间里醒来。
房间小得只能放下一张单人床和一个简易衣柜,但收拾得干干净净。
她利落地起床洗漱,对着巴掌大的镜子扎了个利落的马尾,换上昨天刚烫好的酒店服务生制服。
合租的室友还在睡,她轻手轻脚地带上房门,汇入早高峰拥挤的人流。
她要去市中心最高档的环球金融中心酒店,那里今天有一个重要的商业论坛,她通过中介找到了临时服务员的兼职。
坐在摇晃的地铁里,陈晓玥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繁华街景,有些出神。
她来自隔壁省的高堰市,一个普通甚至有些拮据的家庭。
养父母起初因为不能生育收养了她,没想到几年后竟怀上和生下了他们自己的儿子。
自从弟弟出生,她在这个家的位置就开始变得透明甚至多余。
高中毕业,养父母暗示家里条件有限,希望她早点工作帮衬家里,她便主动提出出来打工。
但她心里,一首藏着一个秘密。
她模模糊糊地记得,自己好像不是高堰人,小时候住的地方能看到海。
她有个姐姐,会带着她一起去公园抓蝴蝶。
记忆里好像是过生日,她穿着一条漂亮的新裙子,在一个人很多的公园里,手里拿着棉花糖,然后……然后就什么都记不清了。
再醒来,就在高堰的“新家”了,对着一些陌生的面孔感到害怕,唯一能回答的话就是“我叫玥玥”。
她选择来临海市,就是因为这个名字带“海”,冥冥中觉得或许能离自己的根近一点。
两年前她来到这儿,一边打工攒钱,一边复习,终于在一年后考上了临海大学的成人教育学院,主修商务管理。
她相信,只有自己变得更优秀,才有更大的可能找到真正的家人。
论坛会场衣香鬓影,来的都是临海市有头有脸的人物。
陈晓玥和其他服务员一样,像背景板一样穿梭其中,端茶倒水,保持微笑。
她的目光,却不自觉地被台上那位正在做主题演讲的女嘉宾吸引。
那就是沈清澜,沈氏集团的代掌门人。
她穿着高级定制的套装,气质优雅,语调清晰有力,控场能力极强,仿佛天生就该站在聚光灯下。
陈晓玥心里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羡慕,还有一丝莫名的……亲切感?
她摇摇头,觉得自己大概是忙晕了。
中场休息时,意外发生了。
一位大腹便便的参会者大概是因为生意谈得不顺,心情不佳,故意将手中的红酒泼在了为他添水的陈晓玥身上,白色的衬衫瞬间染上一大片污渍。
“你怎么搞的!
长没长眼睛!”
对方反而先声夺人。
陈晓玥愣了一下,一股委屈冲上心头,但她迅速低下头,咬着嘴唇道歉:“对不起,先生,是我没注意。”
她知道,这种场合,得罪了客人,她这份丰厚的兼职就可能泡汤。
“张总,对一个小姑娘发脾气,有失身份吧。”
一个清冷的声音响起。
陈晓玥抬头,看见去而复返的沈清澜正站在不远处,目光平静地看着那位张总。
沈清澜的气场强大,那张总的气焰顿时矮了半截,讪讪地说了句“沈总,是她毛手毛脚……会场准备了更衣室。”
沈清澜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然后目光转向陈晓玥,微微颔首,“带她去处理一下。”
那一刻,陈晓玥看着沈清澜,近距离地看到了她清晰的面部轮廓,尤其是她左耳垂上一颗小小的、几乎看不见的痣。
心脏猛地一跳,一个极其模糊的孩童记忆碎片闪过脑海——好像也有人,有着类似的侧脸和一颗小痣……但太快了,快得抓不住。
“谢……谢谢沈总。”
陈晓玥低声道谢,在助理的带领下离开。
她能感觉到背后沈清澜的目光似乎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瞬。
几天后,在临海大学图书馆,陈晓玥正在整理经济学区的书籍,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沈清澜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卡其色长裤,素颜,戴着金丝边眼镜,正站在一排厚重的专业书架前,专注地查找资料,与论坛上那个光芒西射的女总裁判若两人。
陈晓玥鼓起勇气,走上前去:“沈总,您好,需要帮忙吗?
您找哪方面的书?
这个区域的分类我比较熟。”
沈清澜抬起头,看到是那天那个被刁难的服务员,有些意外,随即指了指书架:“谢谢,我想找一些关于新型电池材料,特别是固态电解质最新研究进展的外文专著。”
陈晓玥因为自学课程,恰好对这方面有些了解,她熟练地指出了几本权威期刊和经典著作的位置,甚至还简单说了几句自己对这个行业的看法。
虽然浅显,但思路清晰。
沈清澜再次感到意外,这个女孩的谈吐和见识,超出了她的预期。
“你是这里的学生?”
“嗯,成教学院的,边工边读。”
陈晓玥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沈清澜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但心里对这个坚韧又有点灵气的女孩,印象加深了几分。
晚上回到狭小的出租屋,陈晓玥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个洗得发白的旧布娃娃。
这是她被拐时身上唯一带着的东西。
娃娃的裙子颜色己经褪尽,但五官还依稀可辨。
她轻轻摸着娃娃的脸,望着窗外远处沈氏集团大厦顶楼的灯光。
“那个沈总……感觉好特别。
她好像,也没有看起来那么冷。”
她自言自语,“我的家人,会不会也在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
爸爸,妈妈,姐姐……你们还记得我吗?”
她不知道的是,与此同时,在沈氏大厦顶楼的办公室里,沈清澜在翻阅助理搜集来的几位材料科学家资料间隙,脑海里也不期然地闪过了陈晓玥那双清澈又带着韧劲的眼睛,以及那种挥之不去的熟悉感。
她甩甩头,将其归咎于错觉。
当务之急,是找到能破解“磐石计划”困局的关键人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