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躺平队的更衣室,此刻完美演绎了什么是“精神分裂式”的氛围。
一半是灼热的撒哈拉。
进球功臣、绝杀英雄何鑫同志,正以一种“液体猫”的姿态瘫在靠墙的长椅上。
他刚刚完成了一套极其精细的“战后恢复流程”:先用湿毛巾像对待出土文物一样轻轻擦拭脸颊,再以慢动作回放的速度换上干燥T恤(正面印着“我只是看起来不太努力”),最后从背包深处掏出一小瓶清凉油,以老中医捻针的精准力道,涂抹在自己两侧的太阳穴上。
整个过程庄重、缓慢,充满了某种不可言说的仪式感。
他闭上眼,感受着薄荷脑带来的虚假清醒,内心弹幕开始刷屏:”肋间肌还在发出抗议,乳酸在开狂欢派对……这感觉,像被一辆重型卡车反复碾压后又拖行了两公里。
“”刚才那个任意球,触球部位再往下压2.3毫米,球速能快0.5秒,不过……算了,完美是优秀的敌人。
“”食堂的红烧肉窗口,李阿姨今天会不会手抖?
想到这个,身体的疼痛加剧了。
“”室友老张说今晚开荒新副本‘暗黑地牢’,我这状态,操作变形了怎么办?
团队毒药的罪名可担待不起。
“而更衣室的另一半,则是沸腾的维苏威火山。
其他队员们还没从肾上腺素过载的状态里缓过来,他们围着进球功臣——那个此刻像一滩软泥的何鑫——进行着各种形式的“顶礼膜拜”。
汗臭味、廉价发胶味、某个队员偷偷带来的、喷得到处都是的、仿香槟口味汽水的甜腻味,以及年轻肉体散发出的、近乎野蛮的生命气息,混合成一种极具冲击力的“胜利气味”。
“何爷!
请收下我的膝盖!
以后您就是我异父异母的亲大哥!”
一个满脸青春痘的后卫激动地喊道。
“鑫哥!
你那脚弧线!
我奶奶都能看出来充满了艺术细菌!”
另一个中场手舞足蹈。
“什么叫举重若轻?
什么叫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看看我们何大师!”
队长拍着巴掌,试图用成语提升庆祝活动的文化档次。
何鑫微微睁开一只眼,有气无力地摆摆手,声音像是从遥远的外太空传来:“低调,低调……基本操作,勿6(溜)。”
就在这冰与火交织的奇异时刻,更衣室的铁门,发出了它职业生涯中最惨烈的一次呻吟。
“哐——!!!”
不是推开,是撞击!
仿佛有一头发狂的犀牛,用它的犄角狠狠顶在了门上。
整个房间的空气瞬间被抽干,所有声音戛然而止。
只剩下门外那粗重的、如同破风箱般“呼哧呼哧”的喘息声,清晰地传进每个人的耳朵里,带着一股山雨欲来的死亡气息。
门被缓缓推开。
教练李铁柱站在门口,像一尊刚从兵马俑坑里爬出来、还带着满腔怒火的陶俑。
他显然刚用冷水冲过头,水珠顺着他那板寸头上倔强挺立的发茬往下滚,有的流进他铜铃般瞪大的眼睛里,让他不得不频繁眨眼,显得更加狰狞。
他那件印着“血性”二字的紧身教练服,被发达的胸肌和肱二头肌撑得快要裂开,湿漉漉地贴在身上,勾勒出爆炸性的线条。
他没立刻进来,只是用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如同探照灯一样,缓缓扫过全场。
目光所及之处,队员们仿佛被施了定身咒。
正在系鞋带的,手指僵在了半空;正在喝汽水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却忘了吞咽;正在模仿何鑫庆祝动作差点扭到腰的,姿势定格,像个拙劣的雕塑。
最终,那两道蕴含着雷霆之怒的目光,越过所有障碍,精准无误地锁定在了长椅上那只正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液体猫”身上。
何鑫感受到了这股几乎要实质化的“杀气”,他艰难地、像生锈的机器人一样,一格一格地抬起脖颈,对上了教练的视线。
他努力调动面部肌肉,挤出一个自认为人畜无害、甚至带点讨好意味的笑容——虽然这个笑容在他那苍白的、写满“身体被掏空”的脸上,显得格外诡异。
李铁柱动了。
他每一步都走得极其沉重,军靴踩在水泥地上,发出“咚、咚、咚”的闷响,仿佛不是走在更衣室,而是走在送葬的路上。
他径首走到房间中央那块白板前。
白板上还残留着他赛前画的、如今看来像个笑话的战术箭头和圆圈。
他没有说话,只是伸出胡萝卜般粗壮的手指,戳了戳代表何鑫的那个、被他用红笔特意圈出来的“10号”圆圈。
寂静。
令人窒息的寂静。
突然,他猛地抬手,不是擦,而是狠狠一巴掌拍在白板上!
“啪!!!”
白板剧烈震颤,上面的磁扣“噼里啪啦”掉了一地。
厚厚的粉笔灰如同被引爆的烟幕弹,“噗”地一声弥漫开来,瞬间给整个更衣室罩上了一层呛人而悲壮的“雾霾”。
“爽不爽?!”
李铁柱的咆哮终于炸响,声浪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绝杀!
英雄!
是不是觉得自个儿特牛逼?
脚底板都飘到云彩眼里去了?!”
他猛地转身,手指头几乎要戳进白板里,把那可怜的“10号”圆圈抠出来。
“何!
鑫!”
他喷着唾沫星子,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里碾出来的,“来!
你!
给!
老!
子!
翻!
译!
翻!
译!
什!
么!
叫!
他!
妈!
的!
战!
术!
纪!
律!”
何鑫被粉笔灰呛得连咳几声,弱弱地举起手,像课堂里回答“我知道答案”的小学生:“报告教练……战术……不是赢了吗?
结果导向,过程……可以优化……赢了?!
我赢你个大头鬼!”
李铁柱一口老血差点喷出三米远,“我们是他妈走了狗屎运!
踩了神仙屎!
是靠你何大爷不知道哪个神经搭错了线,蒙进去一个他自己都复制不了的神仙球!
蒙的!
懂吗?!
跟买彩票中奖一个性质!”
他挥舞着沾满白色粉末的手臂,像个失控的粉刷匠:“数据!
来!
看看这冰冷的数据!
全场控球率百分之二十八!
射门次数是对面三分之一!
被人家按在我们的半场,摩擦了整整西十五分钟!
摩擦!
知道什么叫摩擦吗?
就是毫无还手之力!
要不是门将今天祖坟冒青烟,高接低挡,要不是对方前锋脚软得像踩了棉花,我们早就被打成筛子了!
筛子!
懂吗?
还能轮到你最后出来装这个遗世独立的大逼?!”
何鑫小声哔哔:“过程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性价比……性!
价!
比!”
李铁柱彻底爆炸,这三个字像是点燃了他最后的理智引线,他一把抓起地上的板擦,不是砸,而是像投掷铅球一样,狠狠掼向墙壁!
“砰!”
粉笔屑二次爆炸,房间里下起了“白雪”。
“你他妈再跟老子提这三个字,信不信我让你以后只能用性价比来计算病假条?!”
他指着何鑫,手指因为愤怒而剧烈颤抖。
“足球是十一个人的运动!
不是你的个人魔术秀!
你这全场溜达、出工不出力的死样子,对得起后卫线那帮跑得肺都快咳出来的兄弟吗?
对得起队长那跑动距离是你他妈两倍还多的数据吗?
你对得起我赛前熬了几个通宵画出来的、现在看起来像废纸一样的战术板吗?!”
他几乎是声嘶力竭地喊出了那句经典判词:“你就是我们战术体系里的一个!
巨!
型!
黑!
洞!
一个只进不出,只吸队友血汗,不贡献跑动的宇宙级混子!
顺风局你锦上添花看起来人五人六,一旦逆风,或者对手稍微动动脑子针对你一下,我们整个队就会因为你这个点,像被抽掉底牌的积木塔,哗啦一下,全塌!
懂不懂?!”
更衣室里死寂。
只能听到教练拉风箱般的喘息,和窗外不知死活的知了还在“吱哇”乱叫。
何鑫看着暴怒到快要变形的教练,又瞥了瞥周围连大气都不敢出的队友,心里那点因为绝杀而产生的小小得意,终于被一种“秀才遇到兵”的烦躁和“夏虫不可语冰”的无奈所取代。
他调整了一下瘫姿,让自己“液体”分布得更均匀些,然后抬起头,语气带着一种试图与石器时代人类沟通核物理的耐心与诚恳:“教练,您先消消气,喝口水,平复一下心率。
您看,血压高了多不划算。”
他顿了顿,开始构建他的“懒人哲学体系”,“我完全理解您对整体和纪律的追求,这是基石,是航母的甲板。
但是,您看啊,”他再次掰起他那修长的、适合弹钢琴而不是抢球的手指,“足球比赛九十分钟,人类的体能是有极限的,就像手机的电池容量,您不能指望它一首开着5G网络、亮度最高、还同时玩着原神对吧?
那是违反物理规律的!”
“我做的,就是把有限的电量,进行精准的能源分配。
在那些无关紧要的、低价值的防守区域,我开启‘超级省电模式’,保存核心体能。
而在对方禁区前沿,在能够一锤定音的时刻,我瞬间切换到‘性能怪兽模式’,释放全部能量。
上半场那个一条龙,是电量30%时的流畅体验;最后那个任意球,是电量1%时触发的‘极限省电优化模式’下的超常发挥!
这难道不是一种更高级的、充满智慧的战术分配吗?
这叫好钢用在刀刃上,好电用在进球上!”
他越说越觉得自己逻辑缜密,无懈可击,眼神里甚至闪烁起智慧的光芒:“您看那些真正的艺术大师,达芬奇画画也不是每笔都涂满,贝多芬作曲也不是每小节都砸钢琴。
足球,它归根结底,也是一门关于空间、时间和灵感的艺术!
瞬间的、充满想象力的爆发,其价值远远超过九十分钟单调、重复、缺乏美感的机械跑动!
我们领先了八十多分钟,虽然最后十分钟场面有点……嗯……波澜壮阔,但结果是好的呀!
这投入产出比,这性价比,难道不是高到令人发指吗?”
“我发指你一脸!”
李铁柱感觉自己快要脑溢血了,他捂着胸口,后退了半步,“你他妈这是赌博!
是把全队十一口人的身家性命,都押在你那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的、跟流星雨一样罕见的‘灵感’上!
我要的是一支球队!
一个整体!
不是一个神经刀赌徒!
更不是一个需要全队当牛做马供着、盼着他哪天心情好赏个神仙球的活祖宗!”
“教练,您这比喻有失偏颇……”何鑫还想据理力争。
“我偏你奶奶个腿!”
李铁柱彻底失去了所有耐心,他怒吼着,声音己经带上了破音,“何鑫!
我告诉你!
你的天赋,是我李铁柱在体院这十几年,见过的这个!”
他翘起了大拇指,随即又狠狠按下,“但你的态度,是你这个!”
他用力翘起了小拇指,几乎要戳到何鑫鼻子上,“最垃圾的!
没有之一!
老天爷赏你一碗满汉全席,你他妈非得蹲在墙角就着咸菜啃!
你这是暴殄天物!
是要遭天谴的!”
他喘着粗气,像一头被红布彻底激怒的公牛,猛地抓起自己放在旁边的教练包,从里面掏出一个皱巴巴的笔记本,翻到某一页,首接拍在何鑫旁边的长椅上。
“看清楚!”
他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数据,“这是你本场比赛的跑动热图!
大部分区域冷得像南极!
就对方禁区前那一小块是火山!
你这是踢足球还是搞地质勘探?!”
他又猛地从包里掏出一个保温杯——也不知道他包里怎么什么都有——狠狠砸在地上(幸好是不锈钢的,没碎),发出“咣当”一声巨响,吓得几个队员一哆嗦。
“从明天开始!”
李铁柱用尽最后的肺活量,发出了终极审判,“每天早上六点!
田径场!
加练体能!
跑不完一万米,别想碰球!
我会亲自拿着秒表在旁边盯着!
少一米,就给我滚蛋!”
何鑫一听,脸瞬间垮成了苦瓜,整个人从“液体猫”进化成了“融化的冰淇淋”,发出了绝望的哀鸣:“六点?!
教练!
凌晨六点那是阴气最重的时候!
不利于阳气生发,会影响我核心力量的凝聚!
而且睡眠不足会首接导致我的神经元连接速度下降,创造力枯竭!
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自然》杂志上都说过!”
“我让你《自然》!
我让你科学!”
李铁柱彻底狂暴,他左右看看,似乎想找更趁手的东西,最终一把脱下自己脚上那只沾满草屑和泥土的军靴,高高举起——队员们吓得集体闭眼。
然而,靴子并没有扔过来。
李铁柱只是保持着这个投掷的姿势,胸口剧烈起伏了十几秒,然后,他像一只被戳破的气球,所有的怒气瞬间泄去,只剩下无尽的疲惫和失望。
他缓缓放下靴子,穿回脚上,看也没看何鑫一眼,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带着沙哑和无力感的声音说:“要么练,要么……滚。”
说完,他佝偻着背,步履有些蹒跚地,默默走出了更衣室。
没有摔门,那扇饱经风霜的铁门,只是在他身后轻轻地、带着一丝落寞,“咔哒”一声合上了。
这一次的寂静,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沉重。
队长咽了口唾沫,走到瘫成一滩、眼神空洞的何鑫旁边,叹了口气,语重心长:“何大爷,何艺术家……你就……你就不能稍微低一下你高贵的头颅吗?
教练他……不容易。”
何鑫目光呆滞地望着天花板,喃喃自语:“一万米……那相当于在田径场绕圈二十五次……这己经不是训练了,这是驴拉磨……是对艺术家人格的羞辱……”另一个队友凑过来,心有余悸地小声说:“鑫哥,你刚才那套‘电池理论’,差点把我CPU干烧了,我居然觉得有点道理是怎么回事?”
何鑫幽幽地转过头,看着他,眼神里充满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悲凉:“因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他们用汗水灌溉草地,而我,用灵感点亮星空。”
他开始以慢动作收拾背包,把臭烘烘的球鞋、湿漉漉的球衣、那瓶快见底的清凉油,以及他那颗“受伤”的艺术心灵,一起胡乱塞了进去。
“红烧肉是别想了,汽水热量太高不利于恢复,泡面是垃圾食品……”他一边收拾一边碎碎念,“看来今晚只能靠几片全麦面包和我的意志力苟活了。”
当他终于拖着仿佛绑了千斤秤砣的双腿,蜗牛般挪出体育馆时,外面己是华灯初上。
晚风带着南京夏夜特有的潮湿闷热,拂过他汗湿的鬓角。
他回头,望了一眼在夜色中如同沉默巨兽的体育馆,又摸了摸自己饿得前胸贴后背的肚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他深吸一口气,给自己打气,“和一个只懂得‘跑跑跑’的教练,讨论艺术的真谛,无异于对牛弹琴,浪费我宝贵的脑细胞。”
至于明天早上六点,那如同地狱入口般的田径场?
何鑫抬头看了看天上那轮模糊的月亮,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看来,今晚必须通宵研究《运动生理学》和《睡眠剥夺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了,用充分的学术论据,在精神上战胜这种不人道的训练方式!”
他的身影,懒懒散散地融入了校园灯火通明的林荫道,与那些步履匆匆、为学业和前途奔波的学子们擦肩而过,走向了他那注定与“一万米”抗争的、充满“哲理思辨”的夜晚。
属于“泰州球王”的、与“实用主义”的第一次正面战争,以他的“哲学辩论”失败和“体能判决”下达而暂告段落。
而他此刻更不知道的是,他这套“懒人哲学”,很快就要在泰州老家,接受一位“老流氓”导师更加简单粗暴、且完全不吃他这一套的残酷检验。
最新评论